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融雪剂弄脏了哈尔滨的脸(地方·传真)(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 08:24 人民网-市场报
  本报记者 董婧 李卓妍图/文
融雪剂弄脏了哈尔滨的脸(地方·传真)(图)
  雪后如何尽快地清理路面,保证交通的安全顺畅一直是市政部门的难题。自2001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广泛采用融雪剂来完成清雪工作。但是融雪剂带来的污染已经不容忽视,2004年北京曾召开融雪剂使用研讨会,向社会征集提高融雪剂环保性能的建议。而哈尔滨作为融雪剂使用的主要城市,近况仍然令人担忧。

  “路上脏死了,每次一下过雪就这样”,家住哈尔滨的刘女士不禁抱怨道,因为路面撒上融雪剂后与雪发生化学反应,黏度很大,车辆的挡泥板上都沾满了带有融雪剂的残雪。“脏还是其次,关键是那东西腐蚀轮胎、钣金”,一位出租车司机担心地说,“包括鞋底也会被腐蚀的”。同时,记者在哈尔滨也注意到行人走在马路上都小心翼翼,很多临街的商场内,地板被踩得黑迹斑斑,清洁人员不停地用拖布擦地。

  记者还发现友谊路、外环路等主要干道上的雪虽被清过,但留下的是黑漆漆的颜色,道路中央交警部门设置的醒目双实线也被压在了黑色的残雪下。指挥部:注重清雪的验收

  银装素裹的美丽城市怎么就成了黑糊糊的了?哈尔滨是不是仍在大量使用非环保型融雪剂?

  2月24日,记者来到了哈尔滨市清冰雪指挥中心。市容科孙明磊科长并没有否认清冰雪指挥中心在作业时使用了融雪剂,并且称融雪剂的使用是科学的。当问到是否了解各区的融雪剂的操作时,孙科长表示更注重监督清雪的完成情况。采访过程中,孙科长一直强调清冰雪工作是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的。各个区按照市政局规定的几种融雪剂是自行采购的,市政局只是对清冰雪工作进行验收。

  按照孙科长所说的情况,记者又来到南岗区清冰雪指挥部,希望能从区里面了解融雪剂的具体使用情况,但这里的负责人对于清冰雪工作保持缄默。

  1月26日,在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会议上,哈尔滨市市政局局长马彬表示,使用融雪剂是由于人力和机械清冰雪能力的不足。记者从南岗区的环卫工作人员处得知,雪后通常是统一抛洒融雪剂,待到融雪剂产生作用后立即清理,由于雪量大、清冰雪人力以及机械不足,清雪人员也只能借助融雪剂清理主干道路,清出的雪一般会堆放到路边,最后由铲车一并拉走。有时,二类街道的人手不足,洒过融雪剂后不会立即清扫,延迟十多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融雪剂就这样在马路上与冰雪为伴。融雪剂:就是大粒盐

  那么,哈市所使用的融雪剂的庐山真面目到底是什么呢?市政局局长马彬对此并没作任何解释。2月25日,记者来到了哈尔滨市市政局,市容处的林处长表示,目前,融雪剂已不许使用,林处长对于此前哈市使用的融雪剂表示:“我只知道那是盐。”

  经调查,得知此前一些清冰雪公司使用的“融雪剂”是从盐业部门购买的工业用盐(俗称大粒盐)。哈尔滨市盐业公司是哈市盐业专卖公司,主营工业用盐和食用盐等。据该配送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平时大粒盐主要卖给工厂等单位,用于清洗锅炉、管道等。而一到冬天就有很多清冰雪单位前来购买,用于清理冰雪。虽说现在不让撒融雪剂,但一下雪很多清雪单位都排着队来这儿购买大粒盐。该公司工作人员透露,购买这种大粒盐的手续也十分简便,只要持街道办事处或清冰雪单位的介绍信,写明用途并盖上公章就可购买大粒盐,据知情工人向记者透露,使用这种从盐业部门购买的“融雪剂”清冰雪更方便、划算。目前市面上融雪剂的造价是每吨600元到1000元不等,而这种大粒盐每吨的价格只有545元,并包含送货费。清冰雪公司:赔本的买卖

  谈到清雪工作,哈市的清冰雪公司的负责人抱怨颇多。首先,出现雇人难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现在比下第一场雪时冷得多,农民工不愿意挨累受冻;另一方面由于清雪的资金投入太大,但向临街单位收取清冰雪费用却很困难,所以清雪公司无力用高薪来吸引农民工。他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冬第一场大雪过后,他们雇农民工每人40元一天,卡车拉运残雪每趟150元左右,一共投入3万多元,可收上来的清冰雪费用只有2万多元。而清这场雪的总支出还没统计出来,但肯定也是赔钱。可以说现在下一场雪他们就赔一次钱。

  该负责人说,哈市清冰雪应该走市场化道路,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短缺。北京每下一场雪政府就要投入1000万元来清冰雪,哈尔滨这么大的城市,清一场雪起码也要上百万元。可现在虽然实行了市场化运作,但政府投入不够,清冰雪公司去各单位收钱也收不上来,这是制约清冰雪市场化运作的一大难题。

  据市容科孙科长介绍,哈市现有各类清冰雪设备103台,其中大部分是自行改造的设备,机械化率只有30%。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与环境学院教授祁佩表示,目前哈尔滨专业清冰雪服务公司大多为临时应季组成的“草台班子”,规模和财力都很欠缺。现在哈市专业的清冰雪公司还很少,专业的清冰雪人员也很少,一下雪各清冰雪公司就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农民工成为当下的主力。在人员不足、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撒“融雪剂”就成了救命稻草。专家:融雪剂最好不用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院副院长翟平阳研究员认为,使用融雪剂一定要科学,并且尽量少用或不用。

  融雪剂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减小融雪剂的危害目前仍是世界性难题。有些公司和企业看准了融雪剂这块市场,一些冒牌的融雪剂打着“环保型”牌子进入市场。北京今年曾对6家生产融雪剂企业的调查表明,仅有1家企业的产品还算合格。哈尔滨市的融雪剂市场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应当看到使用融雪剂清雪所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经济上的各种损失都高于其功能,如果大量地抛洒以盐为主要成分的融雪剂或延时清理残雪都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祁佩教授强调,到目前为止,国家仍没出台关于环保型融雪剂的标准,市面上所谓环保型的融雪剂产品都是厂家自定的标准。市政局马局长曾表示,哈市正在加大对融雪剂使用的管理,怎样有效地控制和使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市场报》 (2005年03月04日 第五版)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