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走向市场=走向毁灭?(调查·关注)(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1日 08:25 人民网-市场报
  新华社记者 原碧霞
走向市场=走向毁灭?(调查·关注)(图)
  千姿百态的面塑、风格各异的雕刻、活灵活现的剪纸图案……每年春节前后,这些流传千年、凝聚着我国民间文化精华的民间艺术品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可悲的是,这也成为它们被高速运转的现代人认识接触的惟一机会,这些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岌岌可危。

  为改变此现状,一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纷纷走出家门,走出小山村,走向市场,这为他们带来或多或少的利润,也为民间艺术品的发展延续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但与此同时,随着市场化手段对这些艺术品不断“改进”,有关人士产生这样的忧虑:民间艺术品已经失去其原有的价值,其走向市场也是在走向毁灭。

  惨淡现状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是山西民俗的真实写照。丰富的民俗活动中蕴涵的却正是民间美术的精粹———千姿百态的面塑,朴拙传神的剪纸,绚烂奔放的晋绣,出神入化的皮影,风格各异的雕刻,具有古老传统的木版年画……它们既古朴又华美,有磅礴的气势,也有秀雅的风韵,反映了人们的美好理想和审美观念。

  正月初一到十五,在山西民俗博物馆举办的“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现场,所有前来看展览的人都对展出的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和艺术家们高超的技艺赞叹不已。

  可如今,这些精美的民间艺术品却面临着惨淡的现状———“目前传统文化消逝的速度很快,就在我们谈话的这一秒种,就有可能有一个身怀绝技的老人过世了,但他却没有传人;每一分钟,就有一个清代园林、一个明代牌坊被铲平了。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有传统文化在消失。”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青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山西长治堆锦是民间艺人将各种锦缎布料,设计成各种图案,做成具有浮雕效果的“立体国画”:各种人物栩栩如生,各种动物呼之欲出。它曾获巴拿马银奖,但如今,这种艺术品却只有少数人知道,其继续生存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山西省孝义市必独村66岁的老艺人武海棠,是孝义皮影戏的一位七世传人,他的戏班也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皮腔皮影民间表演团体之一,但现在已皮影入箱,鼓乐入库。孝义市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馆长朱文告诉记者,博物馆是他父亲当馆长时修建的,已多年没有大修。皮影艺术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现在会制作皮影的寥寥数人,他的几个学生因为“无法解决编制问题,现在都在外面打工,给人当服务员”。记者看到,博物馆旁边的木偶皮影学校里教室破旧,成了仓库。破败的木门与躺在地上肮脏的木偶仿佛向记者诉说着它们的凄惨现状。

  拯救行动

  针对民间艺术品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一场旨在继承和传承民间文化、增强国人渐渐逝去的传统文化记忆的行动,正在由政府或民间艺术家们主动或被动地进行着。

  当越来越多的人喊着“年味”儿越来越淡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时,专家指出,“年味儿”之所以越来越淡,是由于丰富有趣的民俗民间“过大年”的各种形式和内涵已经失落,人们的头脑中逐渐失去了年节文化的记忆。

  为挽救我们渐渐流逝的记忆,在春节前夕,许多地方政府行动起来:在山西,今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山西民俗博物馆举办了“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暨民俗风情活动”,展出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有4000多件民间艺术品参加展出,自太原、大同、晋中等地的近百名工艺美术家、民间艺术家在山西省民俗博物馆现场为广大观众进行技艺表演;在北京,传统庙会越办越红火,龙潭庙会、东岳庙会年年邀请全国各地的民间民俗艺人去表演,令中外游客大饱眼福;沈阳的皇寺庙会恢复了百年前过年撞钟迎喜接福仪式和藏传佛教法会“跳lQ”仪式,吸引了许多老人,年轻人看着也特别新鲜……

  山西省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山西省民俗协会副会长杨伯珠说:“我们搞宣传、办展览,其实是在一点一滴地向群众宣传,也是在培养观众和培育市场,并从中发现民间艺术的人才,同时,也给做中低档艺术品的人一个生存的空间。”

  在政府采取行动的同时,一些人也开始看到民俗中的商机,去过平遥的人都会对平遥的漆器有印象,它以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制成各类精美的屏风、印章盒、首饰盒等,这种漆器目前在平遥的大小商店都有出售,成了古城平遥另一个名片;而在大同云冈石窟,想必许多人都会购买一些雕刻着各种形象逼真、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大佛的煤矸石带回家;不仅如此,除了这些大规模的生产外,记者了解到,许多民间艺人也自己开办商店将自己的作品推向市场。

  走向市场=走向毁灭

  一个民间艺术品,往往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最深的根源,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价值,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以及各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为保护抢救这些艺术品,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品走向市场,但面对如此众多的民间艺术品走向市场,专家们对此存在不同的看法。

  “剪纸现在不是剪纸,不是用剪刀剪出来的,而是用模子刻出来的,成了刻纸;一些雕刻作品不是雕出来的,而是用模版压出来的;在市场上的一些艺术品都是粗制滥造出来的。”山西省民俗博物馆有关负责人痛心地说,“民间艺术品走向市场其实也是在走向毁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果一件民间艺术品如过去一样由民间艺人手工精细制作,则其很难大批量生产,其价格也难为普通百姓所接受,为降低成本,现代人发明了模版进行大批量的制造。

  “好多人往往是看到这东西值钱了,才反过来重视这些民间绝活儿,不是去考究其中蕴涵的民俗民风这些文化的东西,而是想着怎么能粗制滥造后拿出来卖钱,这是在将民俗文化‘庸俗化’。”一位艺术品收藏爱好者这样说。

  但还有专家认为,民间艺术品以后的发展出路,就是民间艺术家或者民间艺人要跟现代科技、社会紧密结合。如果不结合,肯定要落伍。市场不接受,只有你一个人闭门造车,坐井观天,实际上你的东西是腐朽的。

  《市场报》 (2005年03月01日 第三版)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