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银行首页_银行卡 > 正文
 

银行磁卡或明年终止(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9日 12:49 南方都市报
  核心提示

  银行磁卡或明年终止


  国际两大信用卡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制定EMV标准,强制推行芯片卡

  中国银行业约7亿张磁条银行卡将面临一场史无前例的更新运动,时限就在今年年底。

  事情源于全球三大国际银行卡组织——EUROPAY、MASTERCARD、VISA(前两者已合并)联合制定的全球规范EMV正在全球强制性推行,并已定下有关罚则。在亚太地区,若在2006年1月前,仍未更换符合EMV标准的银行卡芯片和POS,凡由伪卡造成的损失将全部由收单行承担。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更新成本成为摆在国内各商业银行面前难以逾越的“坎”。

  VISA和MASTERCARD组织称:

  EMV标准严防伪卡欺诈


  VISA国际组织亚太区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熊安平称,在EMV全球规范下,银行卡支付体系将用芯片取代现存的磁条卡体系,并确保全球互通互用。银行卡支付体系采取EMV标准后,将防止伪卡欺诈带来的风险。VISA国际组织麻少华解释称,因为芯片卡新增了加密功能及持卡人身份辨认,可以提供层层的关卡保护芯片内的资料不被盗取。与此同时,只有在终端和信用卡及发卡行互相认证后,银行卡方可成功刷卡。如此操作可以有效防止银行卡资料被盗录及制造伪卡。

  熊安平举例称,台湾银行界已比较积极地更换了符合EMV标准的芯片卡和POS,目前减少每年猖狂时期伪冒金额高达30多亿台币的损失。与此同时,芯片卡还因具备资料处理能力令产品走向差异化。

  据悉,为了加快全球银行卡及终端系统更换符合EMV规范的银行卡和终端系统,三大银行卡国际组织制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亚太地区来讲,在2006年1月之前,全球范围内的POS和银行卡未按EMV标准实施更换,凡伪卡造成的损失均由收单行承担。因为三大银行卡组织具有国际垄断地位,此次银行卡革命带有较浓的强制色彩。这意味着中国银行业亦面临着大量换卡和POS更换任务。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称:

  更换成本过高短期效益低


  尽管VISA和MASTERCARD两大国际组织为推动EMV在全球实施定下严厉的惩罚性条款,但中国银行业目前未有一家银行发行符合EMV标准的银行卡,亦未有更换一台符合EMV标准的POS。

  熊安平表示,事实上,EMV标准已自2003年1月生效。为何在EMV标准实施至今已2年余之后,中国银行业如此“怠慢”EMV标准呢?难道不担心在明年承担或有的巨大损失?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部负责人私下向记者表示,国内银行业之所以消极对待EMV标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更换革命带来的巨额成本。据不完全测算,如果国内商业银行全面完成符合EMV的更换工作,总投资额高达100亿元。而换卡工作短期内又难以带来明显效益。此人士还提及一个原因:目前四大国有银行的发卡量和收单业务远在其它银行之上,中小银行如果提前行动亦无济于事。但四大银行因业务量庞杂而动作迟缓。

  熊安平亦承认,目前一张磁条银行卡的制卡成本为0.5美元,而一张芯片银行卡的制作成本却高达1.5元-5美元。但他认为银行应从长远利益看待换卡一事。此人士分析认为,磁条卡的平均寿命仅为2年,而芯片卡的平均寿命却长达5—7年。更何况,芯片卡的防伪功能及个性化将为银行信誉和实际收入产生边际效益。

  中国银联开始行动:

  起草相关标准与EMV互容


  尽管国内银行还多在观望中,但为避免全球其它地区全部更换EMV标准后,全球伪卡集团转移至中国,中国银联正加紧起草与EMV互容的银行卡标准,并成立了专责小组,推动EMV标准在中国试点。

  MASTERCARD亚太区副总裁许光透露,经过VISA、MASTERCARD和中国银联三方多次商讨,中国银联目前起草的有关规范标准已与国际的EMV标准互容。由于EMV标准在中国正式实施前相关网络须通过测试,MASTERCARD公司已派人与中国银联有关专责小组人员合作,商讨如何进行网络测试。网络测试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据许光所知,目前4大国有银行中已有3家成立专门小组,专责研究EMV项目。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一位人士认为,芯片卡因真实裁入个人资料而有助于银行检验持卡人的真实身份和防止伪卡,并可促动银行卡功能开发,银行业应借机推动银行卡此轮革命。

  试点工作下半年启动:

  
上海将率先试点更换

  按照目前的进展,许光估计,POS有可能在下半年于上海率先试点更换。上海市信息委经济信息化处负责人则透露,上海有关EMV迁移的实施方案将于2月份递交市政府审议,有望上半年即试点并推广有关银行卡换芯工作。上海EMV迁移将先试点POS和ATM机换卡工作,在受理环境改善后,芯片卡将逐步取代磁条卡。

  熊安平和许光则警示中国银行业,如果中国银行业在2006年仍不更换有关银行卡及终端,国际伪卡集团极可能转移至中国,中国银行业将面临着较大伪卡损失风险。客户亦可能因此而减少持卡和刷卡意愿。

  撰文:本报记者 谢艳霞
银行磁卡或明年终止(图)

  国内若全面推行芯片卡的话,目前遍布大街小巷的POS将面临更新换代。 吴伟洪 摄 责任编辑:范海东 杨华(来源:南方都市报)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