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我国将组建邮储银行(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 05:21 华商网-华商报
我国将组建邮储银行(图)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2005年工作计划中提到,今年将组建邮政储蓄银行(资料照片) 历经四年“纸上谈兵”的痛苦历程,银监会终于将组建邮政储蓄银行一事提上日程。1月19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其2005年工作计划中提到,“今年,银监会将根据国务院关于邮政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并将其纳入银行监管体系”。短短几十字,实则表明中国金融界已开始酝酿一场具历史意义的变革。

  邮储银行将成我国第五大银行

  刘明康在其2005年工作计划中对邮政储蓄银行做了一个大致的描述。他介绍说,与之前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所相比,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应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经营存款和贷款业务。但刘明康未对邮政储蓄银行的具体成立时间做明确表述。邮政储蓄银行一旦成立,将成为仅次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后的第五大银行。

  1986年,我国设立邮政储蓄,长期只吸储,不贷款,吸收到的社会存款均转存到央行,由后者支付高于储蓄利率的利息,邮政坐收利差收益。

  刘明康表示,邮政储蓄应与邮政业务实行分账核算。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表态实则是银监会在落实对邮政储蓄的监管。因为此前,银行监管部门无权检查邮政部门的账务,而邮政业务与邮政储蓄业务恰恰实行的是财务统一。一旦发生借邮政储蓄之名,行高息揽储之实,以及支付过高代办费用、占用汇兑资金等违规行为,银行监管部门根本就束手无策。

  国务院已认可在年内成立邮储银行

  就银监会计划2005年成立邮储银行一事,记者致电国家邮政局高层,这位高层对此事没有表明态度。

  但邮政内部人士私下里向记者透露,早在四年前,央行就向国务院递交了成立邮储银行的申请,四年来,“成立邮储银行”一直悬而未决,国务院和发改委一直密切关注邮储改革,但由于邮储从邮政主业中剥离对整个邮政的影响巨大(邮储占到邮政收益的30%左右),邮储银行成立后,邮政如何生存,是否会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包袱是决策层迟迟没有推进邮储改革步伐的原因。所以此次来自央行计划“成立邮储银行”的消息并不是银监会和央行单方面就能促成的,来自邮政“力保邮储不分离”的力量依然强劲,邮储银行能否成立最终要看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的决定。银监会政策法规部主任张元透露,国务院已经基本认可在今年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的建立。

  邮政系统改革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据国家邮政局内部人士分析,邮储从邮政剥离出来对邮政带来的负面作用开始逐渐削弱。一是对整个邮政主业的影响,这可以通过邮政控股邮储银行的方式解决;二是邮储固定资产的剥离不清,这一点已经经过四年的磨合,剥离的困难已经不突出,尤其是2004年,邮政逐步将邮储和邮政主业实行分账核算后,邮储与邮政资金纠缠不清的问题被削弱,利益明晰起来;三是邮储职工的金融知识匮乏,可以通过引进人才和进行金融知识培训来解决。事实上,邮政储蓄系统的改革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去年12月,原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谢平在一个国际论坛上明确表态,邮政储蓄存款要进入市场。从2003年9月开始,中国人民银行要求: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中国人民银行的部分,年利率降低为1.89%,邮政储蓄不再享有利差收益。与此同时,邮政储蓄机构获准自主运用邮储资金,进入银行间市场。目前,除银监会作出明确表态外,记者还获悉,信息产业部已经研究了银监会上报国务院的《关于加快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请示》,并与国家邮政局沟通后,向银监会提出了正式意见。

  邮政储蓄占全国储蓄近1/10

  面对市场化的压力,在过去的一年里,邮政储蓄资金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呈现爆发性活跃。国家邮政储汇局在该市场的结算量接近1700亿元,几乎是2003年的4倍。在进入该市场的千余家机构中,国家邮政储汇局的排名高居第28位。

  与此同时,邮政储蓄的“雪球”越滚越大。国家邮政局内部的统计数字显示,到2004年年底,全国邮政储蓄共有3.2万个邮储网点、2.6亿个账户、邮政绿卡7000万张,储蓄余额达1.07万亿元,占全国储蓄余额的近十分之一。

  去年上半年,业界盛传邮政储蓄银行即将仿效德国的模式从邮政中分离出来,有望改制成类似于商业银行的金融机构,但至今仍无动静。综合《京华时报》《北京晨报》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