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滑雪市场占有60%以上份额的黑龙江省现今有75家滑雪场,但其中真正符合黑龙江省旅游局评级规定的滑雪场却只有20家,那些占多数的不达标的滑雪场使行业竞争变得异常激烈。”针对黑龙江大大小小滑雪场鱼龙混杂的现象,黑龙江省旅游局及滑雪场相关人士表示,以冰雪经济闻名的黑龙江省如今正面临着滑雪产业的整合与升级。
“如今黑龙江滑雪场竞争可谓十分激烈,确实与很多‘无级’滑雪场的存在有很大关系。”拥有三家S级以上滑雪场的龙珠滑雪集团总裁助理刘漪春说。
据黑龙江省旅游局规划财经处副处长胡万生介绍,近年来黑龙江滑雪场数量增加过快的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为了提高滑雪产业市场准入门槛、放缓雪场建设速度,黑龙江旅游局在2001年在全国首次公布了《滑雪场质量等级标准》,该标准从雪道长、宽、坡度,雪具雪服质量、数量,滑雪场设备、环境、服务等方面对省内各滑雪场提出规定,将合格的雪场按低级到高级的程度归为S、SS和SSS级,按照有关规定,省内旅行社只能与S级以上的雪场合作接待游客。
刘漪春说,按说随着滑雪运动、冰雪旅游越来越盛行,这个产业应该越做越红火。但奇怪的是,黑龙江滑雪场的生意却越来越难做。胡万生分析,自1996年黑龙江省成功举行亚冬会以来,各大企业纷纷看中黑龙江滑雪产业的潜力,短短几年里,各种滑雪节、冰雪节活动的举办进一步促进了滑雪产业的开发和滑雪旅游市场的发育,使黑龙江滑雪旅游成为冬季旅游的主打产品和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2003年至2004年,黑龙江雪季滑雪旅游人数已达到130万人次,滑雪旅游收入已占全省冬季旅游收入的20%。此时,一些规模小、设备不齐全、短期经营的滑雪场开始蜂拥建设。胡万生说:“这些不符合规定的雪场利用旅游者对滑雪运动安全、设备等方面高标准要求的不熟悉,在其雪道设计、雪具设备等方面质量大打折扣,消费者经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旅行社带到这样的滑雪场消费。”他说,成本的低廉为这些雪场带来了明显的价格优势,旅行社长期对这些不规范雪场的青睐反而导致规范经营的大中型雪场无人问津,不利于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据了解,在统计内的75家滑雪场中,只有20家通过了滑雪场等级评定。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冬季经营的滑雪场远比这个数字要多很多。记者在哈尔滨市内甚至见到了在高尔夫球场内堆积而成的所谓的滑雪场。
“竞争激烈使滑雪场利润日益下降,大中型滑雪场开始将利润来源锁定与产业链相关的饭店、餐饮、其他冰上项目等。”黑龙江省旅游局的于兵说,过去一季养四季做法在如今的滑雪市场已经无法立足,冬季抓住经营时机、其他季节推广常规旅游、加强相关旅游产业链建设成为很多大中型滑雪场的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董志勇指出,滑雪旅游具有季节性强的特点,一年中的大部分游客集中在雪季,滑雪场地的纷纷涌现,一方面可能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进行经营,另一方面,由于冬季与其他季节游客数量形成鲜明对比,滑雪场过热建设将导致在一年中雪季之外时期里旅游资源的浪费和旅游服务人员的失业。
(方方)
《市场报》 (2005年01月21日 第二十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