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紧抢生化研究领导地位(海外记者看中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 02:32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国际金融报记者 李芃 编译

  克隆羊问世之后再做些什么?对于带领着一支英国的团队在1997年炮制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动物的英国生物化学家艾兰·科曼来说,他会离开阴冷的苏格兰高地前往新加坡。并不是那里的热带气候吸引了他,而是当地进行胚胎干细胞研究的良好环境让这位56岁的科学家怦然心动。

  胚胎干细胞没被躯体赋予任何功能,科学家们希望利用它来治疗很多疾病。由于这些细胞是从人类的胚胎中提取的,因此美国从2001年起就限制了相关研究。新加坡则恰恰相反,他们已逐步建立起了一个干细胞研究中心,而且据科曼所说,“有大量的基金”。

  这还只是新加坡致力发展生化事业的一部分努力。新加坡政府已拨出6亿美元基金,用于资助开展干细胞及其他一些边缘生命科学研究项目的科技成长企业。2004年,新加坡还设立了一个200万平方英尺的基地,用作相关研究的实验室及官方机构。自2002年以来,新加坡政府已经向科曼任首席科学家的ES国际细胞组织拨款2200万美元。目前,ES已经拥有了6组干细胞(每组干细胞都来自于同一个胚胎),并致力于研究攻克糖尿病的办法。ES的首席执行官罗伯特·克鲁伯斯承认,“支持是巨大的”。

  不仅是新加坡把美国对于干细胞研究的限制当作好机会,美国的一家财经周刊近日指出,亚洲的很多国家都试图从中渔利,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都把干细胞研究视为抢占生化领域领先地位的制高点。总部设在纽约的国际青少年糖尿病研究基金会首席科学家罗伯特·戈德斯坦称,亚洲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是“令人惊讶”的,该基金会曾经和新加坡联手资助ES国际细胞组织,用于研究糖尿病的治疗。戈德斯坦分析认为,亚洲国家们想的是,既然看起来美国无意在这方面做领头羊,自己为什么不能挺身而出呢。

  的确,由于许多宗教保守派人士的反对,美国总统布什从三年前就开始严厉限制对胚胎干细胞研究的资助。而亚洲的宗教传统多样,同样的问题在这里并没有引起激烈的讨论。正如印度政府干细胞研究领导小组主席D·巴拉萨拉马尼所说,“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没有道德障碍”。

  不过科学家们认为,尽管亚洲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还不能将之运用到实际治疗中,只不过有一些早期的尝试,比如中国曾希望利用干细胞来治疗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2004年10月,韩国朝鲜大学的研究者们声称,他们已把干细胞移植到了一位患有脊髓损伤的37岁妇女体内。参与研究的某教授称,“患者的康复程度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为了在干细胞研究领域抢得先机,一些亚洲国家还想到了囤积人才。中国已经从美国顶尖的大学里招募了一些科学家,帮助运作大陆的研究中心;新加坡则引进了时值32岁盛年的丹麦科学家穆勒·贝斯德,让他担任新加坡康盛人生有限公司的首席技术官,这家公司是东南亚第一家采集和储存脐带血的公司。贝斯德和他的同仁们觉得,新加坡政府一如既往的支持使得本来担心政治风向改变的人们增强了信心,“你不会发现五年的努力一夜之间就前功尽弃。”他说。

  这家周刊还直言不讳地指出,从长期来看,亚洲国家还远未确立他们在干细胞研究领域的领导地位。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从国外引进的人才显然不能支持长久,各国的大学能否培养出足够的高级人才来从事这项事业。另一个疑问则来自于道德方面———据称,某些国家一些实验用的干细胞是从妊娠第二期流产后的胚胎中抽取出来的。

  更令亚洲国家焦虑的是,美国的干细胞研究正从别的渠道获得越来越多的资助。布什总统的再次当选,决定了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仍然不会向在美的研究者们提供胚胎干细胞研究的资金支持,但是大选日为生物技术行业带来一个巨大胜利———第71号建议(Proposition71)的通过,预计该建议在未来10年里将为加州的干细胞研究资助3亿美元。该周刊评论说,这将使得亚洲国家更加难于吸引人才。在过去两年中,韩国总共才为干细胞研究提供了2700万美元资金,新加坡等国提供的研究资金和加州一比也相形见绌。新加坡政府顾问、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细胞和生物进化学教授兰迪·谢克曼说,加州将建起一个相当规模的研究网络。尽管他对新加坡执政者的举措表示赞赏,但他直言第71号建议所提供的资金具有压倒性优势,足以让有志于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趋之若鹜。

  除此以外,美国至少另有五个州也希望加大对这项研究的支持,以免所有的最佳资源都涌向加州。英国对干细胞研究也开始实行相对自由的政策,并且即将开始对其进行资助。这些举动使得亚洲国家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将有一段艰难时日。新加坡正在组建自己的科学家队伍,但是科曼指出,第71号建议的提出者已经着手招募人才,而且一旦那些顶尖的人物走了,他们将带走一个团队。

  当然,亚洲国家也在坚持并追加资金。新加坡干细胞技术公司的主席苏珊·林称,“我就不信单个国家可以垄断对干细胞的研究”。韩国国立汉城大学的一名研究者也表示,加州的努力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但是韩国、新加坡和中国也将继续致力于这项研究。人们相信,尽管全球别的地方干细胞研究的环境在改善,亚洲已经有了雄厚的基础,他们不会放弃。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1月12日 第七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