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斌
中国跨入WTO后过渡期的分水年2004年,亦是中国能源紧缺年。中国的石油供给问题上升到国家石油安全的高度,而兑现入世承诺压力渐紧。在能源紧缺和市场完全放开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石油化工企业仓促“走出去”的脚印凌乱而真实。
中国对石油安全的考量,建立在供应数量与价格能否满足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从地缘安全角度看,通过内陆石油管道的运送,改变六成以上石油输入倚重马六甲海峡运送的现状,才能够保证中国未来的战略优势。中俄间的安大线,因其占中国进口原油1/4的供应量,在去年里占尽朝野视线,这条中俄间酝酿了10年的石油管道计划,在最后时刻改变线路。至于曾被热炒的中缅管道和泰国克拉运河方案,更止于坊间谈资。
而如何长期安全地获得稳定原油资源,则成为国家石油“走出去”战略的核心内容。开发海外油气资源,只能对中国的海外石油供应结构稍作微调,而比起难以大幅提高的石油产能,石油运输的安全性,则是中国石油问题的真正命门。
根据入世承诺,今年12月11日起,中国将对外资放开成品油零售市场,这意味着油品市场的管制开始松动。但恰相反的是,在开放前夜,外资公司在上游油气资源领域开始撤退。这至少说明,去年的中国石油行业,市场化程度仍无多大改观。对外资企业而言,它们将与怨声不断的中国民营企业一道,艰难适应中国复杂的保护性石油市场。
石油归根到底是大佬的游戏,未来中国石油市场上的竞争主角,是“托拉斯”式的外资公司。英国BP、埃克森、壳牌石油作为全球500强排名前五位的公司,年营业收入均超过了2000亿美元,高出中国石油业全行业收入近2倍,任何一家均有实力将中石油和中石化一口吃掉。随着市场的完全开放,跨国公司迅速购买中国工业的大门将被打开,留给业界最大的猜想是,国内三寡头的石油化工结构,能否承受得住国际石油大鳄们的冲击?
(日京/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