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家电行业:进入资本输出时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 15:45 财经时报

    又是一个新年。站在辞旧迎新的门槛上,想想刚刚走过的2004年,就像任何一个充满好奇、努力和乐趣的日子一样,来去匆匆。也许某一天,这一年来发生的那些轰动业界的经济大事,也会尘归尘,土归土,在人们记忆中,逐渐浓缩和褪色成一句话新闻,而对于我们这些曾经直接面对、剖析和报道过这些新闻的记者来说,每篇文字背后,是我们学习、成 长和将所学融合并逐渐奉献给读者的可喜经历。在新的2005年,我但愿自己能够学得更多一些,做的更好一些。

    这是一个互相选择的过程。外资希望借助跟国内企业的合资合作获得更廉价的生产成本和资源,以及中国市场广阔的市场。中国企业则希望借此获得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和进军海外市场的可能。中国家电企业的走出去已经不拘泥于产业层面,在资本层面也开始了走向海外的探求

    中国作为家电行业的“世界工厂”,一向是外国资本和品牌向中国流入。2004年,TCL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董事长李东生终结了这一历史。

    2004年7月,TCL集团和法国汤姆逊几乎全部彩电资产的合资公司TTE成立,TCL电视将通过全球最大的彩电企业合资方汤姆逊的销售网络运送到世界各地。TCL在合资公司TTE中获得67%的控股权。

    此前喜剧已经上演。4月末,TCL集团下属公司TCL通讯控股,宣布出资现金5.39亿元人民币,与法国阿尔卡特公司的移动电话业务组建合资公司,并在其中以55%的持股比例控股。

    汤姆逊,这家全球第四大彩电商,连续3年大幅亏损以后,汤姆逊承认在彩电领域的失败,并且计划转出相关彩电资产。

    汤姆逊的灰心碰上李东生的野心。

    中国家电业走出去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这是一个互相选择的过程。外资希望借助跟国内企业的合资合作获得更廉价的生产成本和资源,以及中国市场广阔的市场。中国企业则希望借此获得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和进军海外市场的可能。

    不管出于何目的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最为稳固的手段,就是股权上的互相渗透。

    然而可供选择的外资企业却并不多。仍然在坚持同业业务的外资企业,一般不会将核心技术转移给与中国企业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而打算放弃相关业务,却又在该业务上有一定基础和实力的,正是国内家电企业都希望获得的稀缺资源,正如打算放弃彩电业务的汤姆逊。

    实际上,看过了诸多合资的案例后,可以发现,目前还没有国内企业可以获得在海外渠道领域的股权合资计划,例如TCL集团与东芝合资的销售公司,只涉及双方产品在国内的销售,而不涉及TCL产品在日本以及海外市场的推广。

    美国对中国彩电反倾销案的终裁,给中国彩电出口带来巨大打击。实际上,不管是黑电还是白电,海外市场是国内企业在技术以外最想要的。中国家电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诸多外企的贴牌订单进入海外市场,难有以自有品牌直接打入国外的超级卖场等主流渠道。

    中国家电企业的走出去已经不拘泥于产业层面,在资本层面家电企业也开始了走向海外的探求。

    其中最有戏剧效果的是海尔集团借壳海尔中建(1169.HK)。从4月份,海尔发布借壳方案后,引发了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对海尔高管变相MBO的质疑,也使得这场渐渐运作几近3年的借壳充满变数。经过三次拖延,海尔终于在2004年末借壳成功。

    跟其他企业在海内外不断寻求市场相比,海尔集团在这一年的头等大事就是借壳上市。而可以断定,这只是海尔集团庞大海外上市计划的第一步,后面,海尔集团还可能通过逐步的资产注入,完成集团上市。

    中国的家电企业不仅试图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寻求资金支持,实际上也寄希望通过海外上市破解产权改革的难题。

    过去几年来,家电圈里资本进进出出,老板人来人往。在以往刀兵相见的市场争斗中,更为人关注的是市场效果,而非企业的所有制。今年以来,已经基本稳定的各家电企业,忽又逐渐萌生“变”意,关于股权转让、兼并收购以及跟国外合资的事件,大大小小十几起,可能的变化几乎涉及每一个成名的家电企业。

    在今天来说,资本运作以及股权变革,并非仅仅出于管理层谋“私利”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对股权的操作能力,已经在决定企业的未来了。

    美菱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000527)曾是2003年最为著名的一场家电企业股权转让事件,而在2004年,类似的著名企业转让或者即将转让控股权,有厦华电子(资讯 行情 论坛)(600870)、华凌国际(0382.HK)、威力电器和容事达等等……另有传言说新飞可能向外资股东转让控股权。

    这些曾经甚至目前仍然在家电业内颇有盛名的企业,为什么会在这个年度,不约而同地出让控股权?

    在格林柯尔系掌门人顾雏军眼中,2004年是算得上艰难的一年。一方面是因为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在一年中,白电生产上游的钢板、铝材以及塑料元件等,无不出现持续的涨情,在整个产业链中,没有涨价的只有空调和冰箱成品。另一方面,由于气候和货物周转周期等双重原因,去年海外市场的渠道中有诸多存货,这直接影响了今年白电产品的外销。

    由于这些外部的原因,今年诸多白电企业都在致力于扩大产能规模,希望通过扩大规模来提高销售额和净利水平,而这一方法,被业内普遍认为是克服目前行业整体困境的唯一可行手段。并且,扩大产能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也可以增加生产企业对渠道商的谈判筹码,从一定程度上减低营销成本。

    一方面是缺乏后劲的企业难以应对艰苦环境,一方面是强势企业为了过冬选择充实粮仓,两下里就有愿买愿卖的情形出现。华凌国际从年初就传出有意转让控股权的消息,而经过几番讨价还价,终落美的集团之手;容事达的原美资合作者美泰克,几欲转手对合资公司的控股权,最终这控股权也被美的集团吸纳,成就美的做大规模,做全产业链的基本构想。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家电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