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假期刚过,纽约期油延续2004年末的跌势,再次跌到每桶41.25美元,狠狠地打破了欧佩克的美梦:从今年的1月1日起,欧佩克决定每天减少生产原油100万桶,以缓和纽约期油年末持续下跌的走势。
专家预测,由于各方对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不看好,纽约期油的价格很有可能跌破每桶40美元的大关,而且在中远期内可能跌到每桶35美元。
欧佩克减产过度保守 不足以遏制油价下滑
从去年12月起,欧佩克已经针对纽约期油价格作出了种种努力———
12月10日,在开罗举行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第133次部长级特别会议上,欧佩克成员国一致同意自2005年1月1日起每天减少生产原油100万桶。然而,就在当天,纽约原油期货却大幅下挫,收盘创下近5个月来新低,首次跌破每桶41美元的水平。交易员认为欧佩克的减产量过于保守,不足以遏制油价下滑。
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去年底欧佩克成员国的实际原油日产量已经高达2940万桶。如果再加上非欧佩克成员俄罗斯、墨西哥等国的产量,国际石油产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而美国石油储备在去年8月底已达创纪录的6.68亿桶;同时,美国东北部出现的暖冬情况和近期较长一段时间未出现影响油价的重大事件。综合影响,国际油价上涨乏力,反而却因美国石油和天然气储备的上升而下挫,目前国际油价从10月中旬的55美元高峰往下反复下探并总体呈螺旋下降式走势。日前,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曾降至40.716美元,是近5个月来的最低点。
据悉,欧佩克将在本月30日将再次举行相关会议,如果此次减产的效应未能真正显现出来,而油价再次出现持续下跌的情况时,欧佩克将会采取进一步的限产措施。
全球经济增长将趋缓 石油期货价格受影响
“从现在的形势看,下跌有很大的可能,而且最低可能跌到35到36美元一桶。”广发期货广州业务部总经理罗龙分析,近期纽约期油价格跌势难挡,除了有美国的暖冬和其石油储备足够等眼前因素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市场对2005年经济的增长速度并不看好,导致供大于求的现象出现。
国际能源机构报告称,预计2005年,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日均产量将提高120万桶,但欧佩克可能会控制产量以防油价大幅下滑;2005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将在2004年的8240万桶的基础上再增加140万桶。欧佩克石油市场月报认为,虽然200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放慢,但增幅仍会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而2005年可能对油价产生影响的偶然因素主要有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的大选、美国飓风、委内瑞拉的政局、尤科斯逃税案以及产油国尼日利亚和挪威的大罢工,等等。
东南亚海啸灾难影响 石油需求局部将减少
刚发生海啸一周时,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影响不大。作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产油国,印尼有关官员在欧佩克会议上表示,强烈海底地震并未影响该国石油生产。然而,十天过去后,有关专家表示了忧虑。
“按照目前的情报来看,东南亚的石油生产和运输都没有出现很大的影响。”罗龙指出,“但是随着其灾情的进一步演变,东南亚的海啸已经严重地打击了其旅游业,并严重地影响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大大地减少了它们对原材料的需求,间接地、负面地影响了石油的需求。”罗龙认为,这也将成为国际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原因之一。
本报记者 李晓莉(观宇/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