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南文/图 日前,北京18个远郊区县农民农资需求很大,且农资连锁店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仅在通州区宋庄镇记者就看到种子公司的三家经销部。记者还从北京市商务局了解到,北京市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自从2003年初构建,到目前已经建立了60个农资服务站。这些农资连锁店的出现,既满足了农民对农资的需求,也从源头堵住假冒伪劣农资泛滥的现象,很受当地农民的欢迎。
农资流通网络形成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阎立刚在日前的北京农资流通服务网络建设会上介绍,过去中国农资市场长期由供销社系统的各省、市、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一统天下”。1998年,国务院实行农资流通流域改革后,引进了市场机制;自从2003年提出引导、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后,中国农资流通流域逐步发展为供销社系统、中化化肥、农业部门、生产企业、民营企业等多元化经营并存的格局。农资市场的经营越来越激烈,就北京农资市场而言,需要有大的骨干企业来引导、支撑这个市场。副局长阎立刚还向记者表示,2004年北京市商务局一直支持有实力的北京市供销社农资公司的发展,希望北京市供销社农资公司起到示范作用。今后,只要适合农资行业发展、能够引领农资市场的民营、国企、外资企业、私营等企业,北京市商务局都会支持。
北京市供销社农资公司吴山总经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从2003年初正式开始构建北京市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目前在一个总的配送中心的基础上,在北京地区粮食、经济作物主产区———大兴、顺义、通州、房山设立了四个分销中心。以分销中心为中心点以卫星式选择交通便利,存储基础较好的乡镇逐步建立了60个农资服务站,形成了广阔的农资辐射网络。这些服务站有的是原有的基层供销社、有些是乡村农技推广站、还有个体经营者。这些连锁经营的服务站既能将农民的需求反映上来,也能将农民需要的化肥、农药、农膜等商品送到田间地头。2003年连锁配送化肥7万吨,农药200吨,农膜280吨,2004年连锁配送化肥7万吨,农药325吨,农膜480吨。
记者了解到,经过两年来的努力,农资流通网络供应服务功能日益加强,有的服务站聘请技术人员给农民以技术指导;有的服务站配备农业种植科学书籍、录像、图片资料,引导农民科学种植,科学施肥、安全合理用药;有的服务站配备了简易的施肥测算工具,简易的土壤养分测速箱。记者在大兴区魏善庄看到,北京市供销社农资公司建立的农资连锁样板店不但经营各种农资商品,而且还销售农业科学书籍。最抢眼的是样板店里设的“庄稼医生”,坐店问诊的“庄稼医生”是农科院的专家。谭专家告诉记者,他在农资连锁样板店坐店问诊可以近距离为庄稼看病,为农民办实事。
记者采访中发现,这些服务站很高兴成为北京农资流通服务网络中的一员。顺义小店供销社主任刘海斌兴奋地对记者说,加入北京供销社农资总公司连锁网络使他尝到了甜头。他说,1997年他们服务站农膜销售100吨;自从2004年加盟农资连锁组织后,农膜销售一下提高到400吨,其中270吨是北京供销社农资总公司配送的。刘主任还形象的称自己是傍上了北京供销社农资总公司这个“大款”,实现他渴望财富的愿望。
现代化规模化是方向
在谈到北京农资流通服务网络发展时,吴山总经理对记者说,现在已在北京市打造出了“北京农资”的连锁品牌,以后目标是进一步提高连锁覆盖面。做大做强农资流通服务网络:计划用一年时间建立6个以上的分销中心,连锁门店超过100个。用2—3年时间,提高配送能力,使农资配送量翻番。
谈到今后北京农资市场发展方向时,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阎立刚说,要实现经营单位和农民双受益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需要对现有的连锁经营的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作为商务局将鼓励有条件的农资企业采取特许经营方式,吸引小型农资经营企业加盟,扩大经营规模。
阎立刚还建议,农资流通企业可以将农资销售与科技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定期开展农业专家讲座、咨询。农资连锁店可以像大兴区魏善庄农资连锁样板店设的“庄稼医生”一样,为庄稼看病,指导农民如何用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农资产品。
另有农业专家认为,像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发出要求,全国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以化肥为主的农资价格大检查的活动,可防止生产和流通环节随意抬高价格,而要使北京农资市场健康发展,仅靠政府的强制手段是不够的,需要建立健全农资价格监控机制,这样可以保证农民能够得到各种政策优惠。这位专家建议,加快建立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产品经营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农资损害赔偿机制,为保护农民利益提供制度保障。
《市场报》 (2005年01月04日 第十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