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淀区政府牵头,目前共有6家参加,吸引研发大户进驻,改变区域商务环境形象中关村6家甲级写字楼联合推广目标直指大型研发企业。
近期,海淀区政府提出实现区域产业集群经济的战略目标,牵头联合清华科技园、融科资讯中心、首创CEO拓展大厦、银科大厦、银谷大厦、1+1大厦6家中关村核心区域的甲级写字楼进行合作推广,意欲提升整个海淀区的国际化商务环境水平,为区内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硬件基础。预计明年2月份,将最后敲定并实施具体的联合推广方案。
「初衷」
吸引大型研发企业,提升区域经济
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经济模式中,前者是发展的初期,后者则是经济发展的较高级阶段,将产业集聚上升到产业集群,需要有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北京广厦世纪投资咨询公司总经理刘芳认为,写字楼处于商业市场发展的最前线,高端写字楼项目是跨国企业首选的场所,各大高档写字楼可以最先接触到选择办公地址的各大公司。因此,海淀区政府在提出实现区域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牵头6个高档写字楼项目联合推广,目的正是吸引研发型、高科技型的跨国大企业和国内上市公司等落户中关村,提升区域的经济发展。
刘芳分析,政府之所以选择与上述6家甲级写字楼合作,可能是这6个项目是中关村商务区高品质写字楼的代表,而且基本上都在今年至明年上半年陆续入驻。
「做法」
联合推广区域形象,吸引各自定位客户
从2003年底开始,中关村写字楼短期内集中放量导致其租售价格指数一路下跌,但这对一些高档项目的影响不太明显。融科资讯中心有关负责人称,该项目一直保持28美元/平方米·月的较高租金。银科中心今年的售价也较去年略有提升。刘芳称,2004年许多跨国公司落户中关村便说明各大企业对中关村区域的信心日益增强。
刘芳分析说,由政府牵头与6家企业一起推广可以改变人们对中关村“电子集贸市场”的固有看法,吸引研发型大公司进驻。同时,各大项目也能在联合推广中依靠自身特点吸引不同类型的客户。例如,清华科技园有自己独特的产业链;融科资讯中心可以创造适合跨国企业办公的一流环境;与其一路之隔的银谷大厦,位置较安静,更适合本土的民营企业及中科院下属企业作为研发场所;以创意为核心的企业,更适宜选择中关村西区的首创CEO拓展大厦;此外,1+1大厦及银科中心也有其独特的定位群体。
「各方表态」
资源共享,乐意参与
北京银谷大厦房地产开发公司副总经理李宏表示,中关村目前整体的商务环境和CBD、金融街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特别是与CBD相比,中关村最缺乏国际化的商务氛围。政府正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政策改善区内的软硬件配套,企业会在今后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因而也乐意参与联合推广活动。
1+1大厦的开发商北京中关村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房地产部总经理王军认为,政府用有效的策略为各项目引进大型入驻企业的做法非常好,“无论是先进驻哪个楼盘,我们都欢迎”。此外,王军还称,在先考虑大局再考虑局部的做法之下,希望政府在税收、地价等方面对参加联合推广的6家楼盘有更多实质性的支持。
作为全国最先公开政务的试点,从明年1月1日起,海淀区政府36个委办局对社会1578项公共服务全部可以实现网上受理。政府强有力的公信力与透明度成为企业与政府共同前进的有力保障。首创CEO拓展大厦项目总经理华军表示,政府的公信力远远大于单个楼盘的力度,此次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推广高档写字楼,是“拿出一些资源供大家享用,整个办事过程都是公开透明的”。
此外,据记者观察,目前中关村各大高端写字楼项目每天的客户流量虽然很大,但多数人还是对整体区域的发展持观望态度,很少有立即做出购买决定的。对此,银科中心客服部经理李卫都认为,联合的意义就是展示海淀区整体的商务环境已经今非昔比,中关村写字楼价格正在向真实价值回归。王军也表示,希望通过与政府一系列的联合推广活动告知客户,现在是进入市场的最好时期。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张键瑛专题摄影/本报记者周晓东
记者观察
商务配套设施正逐渐增多
与中关村高档写字楼集中放量相比,目前区域内的商务配套还较匮乏。此前,海淀区副区长星志国指出,随着道路交通状况的逐步改善,海淀区商务环境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商务配套能力发育不健全已显现出来。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关村四星级以上的商务酒店仅有翠宫、友谊、燕山等少数几家,商务会议中心稀缺,高档次的餐饮服务配套较匮乏,一些外资客户常常找不到合适的娱乐消费场所。新的高档写字楼正纷纷自建配套设施,如融科资讯中心设有4000平方米的健身中心、3000平方米的中西餐厅、可容纳200人左右的国际会议中心,此外还有超市、银行、书店等;银谷大厦也有4000平方米的海鲜城、可容纳400人的高档会议中心;1+1大厦提供8万部电话及上网等通讯服务。这些设施的投入使用均有望改变中关村商务配套不健全的局面,使中关村商圈趋向成熟,提升区域商务环境的整体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