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之前,BP已通过与中石化、中石油合资,进入成品油零售市场。摄影:本报记者 吴伟洪
油价高涨牵动各方神经
谁来保障中国石油安全?
回望2004之石油变局
2004年,中国对“工业血液”的需求已经突破1亿吨。
中国成了全球石油价格的最大驱动力,反之,2004年的油价高涨,让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为之紧张。这再次引起人们对中国石油安全的思考。
石油安全关系到全球各国经济的发展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谁来保障中国石油安全?
避免单一供应地限制
事实上,由于石油关系到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因此中国一直在以外交上的努力来避免单一石油供应地的限制。
鉴于中国的石油底子薄,当下亟须中东、中亚、非洲以及拉美等新老石油暴发户们伸出援手。目前在大中东地区,沙特、阿曼、伊朗、苏丹等是我国主要的石油供应国。
然而,当地人道主义危机的爆发,使西方国家的制裁大棒悬而将落,让中国公司一时进退维谷。对中石化来说,在伊朗,旧政权倒台前所获得的石油合同,很可能被推倒重来。
安大线已然无望。由中国垫下极大成本筹建的中哈石油管线,届时能否足额供应平价原油尚是未知数。作为海上通道“咽喉”的马六甲海峡,又面临美国、印度海军的虎视眈眈。然而,我国90%以上的进口石油需要从海上船运,而海上船运的90%又是由外轮承担的。因此,石油安全受制于人。
政府力挺石油战略计划
从肩负的使命这一点出发,三大石油公司在某种意义上扮演了中国石油安全计划的半官方角色。而在中国与印尼、澳大利亚的液化天然气合作项目、中美炼油项目,甚至西气东输的合同签字过程中,国家计委、经贸委的重要领导往往在场,这反映出政府对石油战略计划支持的态度。
但是石油航母们的国企毛病在2004年没有得到解决。这不,今年中航油集团下的新加坡子公司炒油亏了5.5亿美元。在这一自然垄断性行业中,国家如何实现企业的市场自主权、又能保证国家的石油经济安全,实际上比民航、电力、铁路、电信重组等问题要复杂得多。
国家需要石油经济安全,所以需要宏观调控,需要市场干预。而石油寡头却能以“代理人”的名义获取垄断利润,但这并非政府的改革初衷。尤其是现在石油巨头们还不得不应对随入世承诺而开放部分市场后所带来的竞争压力。
中国对油价影响很小
2004年,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加大,以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趋融合,中国的石油安全从本质上已经从“生产—供应”型的供给安全模式,转变成“贸易-金融”型的价格安全模式。
所谓“价格安全”包括两个层面:首先,中国作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石油进口国,如何通过自身需求参与国际石油定价。目前中国石油的进口量占世界石油供应的2%,但影响石油定价的权重却不到0.1%,甚至不如印尼、韩国;其次,中国的石油进口已成为影响世界油价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中国却是国际石油市场上“高买低卖”的大赔家。因而石油专家们不断呼唤中国应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争取话语权,并将上海的燃料油期货市场开市视为一个好的开端。
我国原油储备仅21.6天
为维护国家石油安全,我国正有计划地建立石油储备制度,逐步发展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已选定浙江镇海、杭州湾附近、山东黄岛、广东大亚湾。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石油储备量已分别达到158天、161天和127天,而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目前中国石油系统内部原油的综合储备天数仅为21.6天。
政府还在考虑打破石油行业的双寡头垄断体制,12月份,中国民营石油商会成立,这标志着民营石油行业已画出继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后“第四种力量”的轮廓。但是,石油的进口配额、国内石油市场准入的管理在商务部,油气战略规划在国土部门,定价又归发改委……分散无序的管理导致政府对石油的监管失灵,“第四种力量”能否突围亦成问题。
左看右看,中国的石油安全策略仅仅开了一个头,依然需要走很长的路。谁能保障中国石油安全?这一思考贯穿整个2004年,而且还不止于2004年。
撰文:本报记者 李银 责任编辑:张克然 姚虹(来源: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