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凤琼 徐志南 挂历市场的冷清,给出版商们提出了如何出版适销对路产品这样一个严峻的课题。
本报记者 方云伟摄
年关将至,旧符要换新桃。对挂历经销商来说,12月本应是生意红火的月份。然而,市场的低迷却让商家始料未及———尽管高喊“一元一本,三元五本”的促销口号,但市民却不为所动。面对这种情景,不少挂历经销商也纷纷作出了改行的无奈选择。
挂历一条街生意难做
福州市鼓楼区得贵巷,是福州地区有名的“挂历一条街”,历来被公认为福州挂历市场的“晴雨表”。
12月18日,本报记者来到这里采访。沿着巷子,记者细数了一下,短短100多米的巷子两旁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挂历店23家。虽然年关将至,但古巷却没有多少新年气息。
在一陈姓老板的挂历店里,记者看到,虽然店面不足20平方米,但挂历的品种却相当丰富:风景、人物、名车应有尽有,成千上万本挂历摆满了整个店铺。可能是太久没有翻动过,一些挂历早已蒙上厚厚一层灰尘。
“旁边的两家挂历店都转行了。”顺着陈老板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在“挂历一条街”上,还是极不相称地开起了食杂店、水果店。“明年我也要改行”,陈称。
在陈的“推荐”下,记者又来到了斜对面的一家大型挂历店。与陈的相比,这家店确实不小:面积达100多平方米,除了悬挂着的层层叠叠的挂历,地上还“拥挤”地摆有几十箱。“近几年的市场确实不容乐观。像我们这样的大店都只能是艰难地保本了,小店不改行还能做什么?”
在得贵巷采访期间,记者看得最多的是“老挂历”们无奈的表情;听得最多的是“今年的生意难做”,这不由让人担心:得贵巷———这条有名的“挂历一条街”究竟还能存在多久?
盗版者淘汰正规出版商
福建图书联合发行公司的齐若宁认为,挂历市场的衰微,除了与集团定购减少、挂历式样老套等因素有关,更主要的原因是市场管理不规范,没有形成全国一盘棋。
齐若宁给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去年,福建图书联合发行公司向某知名画家购买了一幅书画一年的使用权,用于印制挂历。谁想,这套挂历推出后不久,市场上就出现了多套跟该公司几乎完全一样的挂历,由于无需支付版权费,这些挂历售价都相当低。这对只有8%毛利的图书发行公司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卖与不卖都是亏本。
“这种情况是相当常见的”。陈若宁说,“目前全国很多地方的挂历出版市场都比较混乱,盗版猖獗,导致同样的挂历售价相差悬殊。由于盗版严重又无从查起,很多正规的出版商反被‘淘汰’出局。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盗版者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纷纷降低挂历质量,使原本对挂历的期望值就较高的消费者对挂历渐渐不感兴趣。”
功能淡化、形式老旧是硬伤
得贵巷一挂历店张经理认为,由于挂历市场盗版猖獗,许多正规出版商因无力与盗版者抗衡,纷纷倒闭,其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挂历的款式设计和画面选题缺乏创新,新挂历不过是“新瓶装旧酒”。
张经理拿了几本挂历向记者介绍说:“虽说是新挂历,但除了2004年的日历换成2005年的外,包括画面、款式等几乎没什么改变,这样的挂历谁还会感兴趣?”
在张经理看来,随着人们审美品位和消费心理的成熟,在这个事事讲求创新的时代,挂历呈现的旧面孔自然激不起人们的购买欲望。
民俗专家方炳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除了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外,挂历的功能逐渐被取代也导致了挂历市场的低迷。
据方炳贵介绍,挂历是由皇历演变而来的。随着挂历市场的发展,其功能也由为农业生产服务逐渐向记载日期、承担礼品功能等方面转移。而最近几年市场上出现的“台历”、“电子日历”等多种“挂历”变体,也不断地冲击着“挂历”的地位,尤其是随着文化市场的日益丰富,挂历的功能也开始慢慢淡化,这也就导致了挂历市场一年不如一年。
靠规范管理还有前途
对一些经销商所持“挂历行将被淘汰”的观点,齐若宁并不赞同,“挂历不会淡出市场。随着大众欣赏品位的提高,替代品多了,对挂历的需求减少是肯定的。但中国的传统观念和习俗一代代地流传,挂历自然也有它的栖身之地。”
齐若宁告诉记者,虽然人们的审美品位和欣赏水准较之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中国人骨子里还是传统的,一些传统的观念和习俗并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被遗弃,相反更显珍贵。
“挂历的发展前景依然看好,但在目前市场如此低迷的情况下,要扭转市场状况,就要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形成全国一盘棋。同时还要增加挂历的文化气息、让挂历向多功能方向发展”。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处处长林永健认为,近年来挂历之所以少人问津,根源就在于这些挂历文化气息不浓、形式和内容单一:挂历的图片要么是春光外泄的美女,要么是弥漫着吆喝声的广告,索然无味。
业内人士认为,过去的挂历市场与现在的挂历市场没有可比性,但它还是新年文化市场不可缺少的一类商品,现在还没有什么东西能完全替代它。如果挂历出版商能够开发出样式新颖、艺术性强、又能适应人们居室环境变化的多功能挂历,相信还是会有市场的。
《市场报》 (2004年12月28日 第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