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立嘉文/图 12月15日,针对公众对北京6家世遗景点门票调整的质疑,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园林局和6处世遗景点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媒体和社会上针对景点门票涨价的质疑声音进行了回复,重申了涨价理由。6处世遗景点表示:门票涨价有利于积累文保基金,同时,“世遗与普通景点票价应拉开差距。”
尔后,人们对此解释提出了更多的质疑。
价值应该通过游客体现
按照北京市发改委的说法,之所以要提高故宫长城等6大景点的门票价格,是因为作为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三五十元的票价和外地很多景区相比明显偏低。颐和园的工作人员认为:“门票适当调整是对遗产价值的重新定位。”
采访中记者发现确实有一部分随机受访者对此是赞同的。这些人大部分是北京人,听得出来,他们的理由有赌气的成分在内:“外地很多景观的门票比北京高多了,故宫的文化价值比那些可强多了,凭什么让他们赚我们那么多钱?”不过更多人表示,既然是世界遗产,其性质决定了它的主要价值是人文价值和教育价值,只有让更多人得以欣赏,才能充分让它的价值得到体现。
对涨价表示支持的人中,很多人认为:对游人来说,这么多的旅费都花了,门票涨个几十元钱,应该没什么影响。但是记者在故宫门口采访时却发现一些外地游客对门票的价格十分不满。目前旺季60元、淡季40元的门票价格已经把相当一部分收入较低的游人拒绝在了门外。记者看见,一个四川农民带着自己刚上高中的孩子来北京“见见世面”,一次旅行的花销他几乎攒了半辈子,看到故宫门票60元的价格,咬了几次牙,掏了一张票的钱让孩子进去了,自己在门口张望等待。记者听见他用带着浓重四川口音的地方话嘱咐孩子:“这过去可是皇帝住的地方,进去好好看,回家去给你妈讲讲。”北京市统计局调查的资料显示,2003年北京市400万农民工实际月工资只有499元,调整后的6个景点门票价格加起来是430元,相当于农民工一个月的工资。而在家种地的农民们每月的收入更少,有很多人要干整整一年才能刚刚赚够口粮,100元是他们一家人一个月的饭钱。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故宫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是全国人民都引以为傲的文明象征。提高票价,会剥夺广大老百姓,尤其是低收入人群享受民族遗产的权利。连自家祖宗留下的遗产都无法享受,又何谈它的文化价值?
门票不应是基金积累的来源
“世遗”景点需要高昂的费用来进行修缮与保护,是这次涨价提出的最坚实的理由。涨价伊始到几天前面对质疑而不得不做出回复的这段时间里,各处景点纷纷表示自己的门票收入将完全用于文物修缮,与职工的工资收入等无关。但北大教授夏学銮等专家在媒体上不约而同地表示:门票不应是基金的积累来源。
与国际接轨是门票涨价的原因之一,我们看看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法国卢浮宫里的藏品价值连城,所需的经营费用可想而知。它每年的门票收入为8000万欧元,但每年的经营、维修费用却达到5.6亿欧元,因此政府财政支持和商业开发是其主要经济来源。卢浮宫最大的开支是员工工资,但这部分支出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解决,并不占用门票收入。赞助是卢浮宫获得资金的主要方式之一,提供赞助的公司涵盖时装、银行、保险等多个领域。
每年冲着卢浮宫等景点来到巴黎的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对巴黎总体经济的贡献不可估量,这一点,和北京的情况基本相同。
目前杭州已对西湖周边6个景点实行免费观光,游客人数大增。游客到北京,通常的旅游线路是北京三日游或五日游,过去6处门票价格加起来每人就250元,如果调价后6处门票价格每人合计430元。与此相比,北京大幅度的门票涨价无疑是对外地游客“用脚投票”能力的低估。
拉开的差距不仅是票价
涨价消息传开后,反对声一浪高过一浪,针对各方面的质疑,各景点都做出了回应。但对将用涨价来缩短与国际的差距这一提法始终是坚定的。而我们在遗产保护方面与国际的差距究竟是否应该依靠票价来决定,有专家认为,真正让我们与世界拉开差距的,不是票价,而是目前国家对“世遗”景点的管理体制。
与北京的情况相似,世界很多著名景点都面临着巨额的维护费用所造成的压力,很多国家把部分景点企业化,或者索性出售给了个人。但保证人们参观名胜的权利,往往是列在条约中最醒目的一项。为此,即便在大多数国民能够支付的条件下,景点也没有把门票收入作为经营的主要来源。企业赞助以及联合行销往往成为了他们的选择。伦敦科学博物馆首先在上世纪80年代末设立了“行销部”,调整馆内原来的组织布局和人员,在向观众提供各种服务上下功夫;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馆把小卖部开在博物馆大门外和广场上;据说,阿姆斯特丹的国立博物馆所属的梵·高画廊在1990年举办的为期半年的梵·高百年纪念展览不仅是个高水平的艺术展,同时也是一次成功的企业经营活动。
反观我们,很多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掘。这6处景点几乎都还属于事业单位,门票收支两条线,景点收入要层层上缴,职工权利等严格执行国家核准的事业单位标准,基本上还属于“大锅饭”体制。而景点旁边的大部分旅游用品摊点都是自负盈亏,除了可能上缴一部分摊位费用外,与景点无关。
世界文化遗产需要保护,这点毋庸置疑的。但用价格杠杆来调配紧俏的公共资源,是以公众的生存压力和生活成本的增加为代价的,公共资源的分配不能过于简单化,它很多时候需要决策者高超的技巧。
《市场报》 (2004年12月24日 第十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