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婧 在国外,私人医生已经普及,而我国的第一批“私人医生”浮出水面才是近几年的事,北京、上海、南京、哈尔滨等地相继出现了私人医生中介机构。他们主要面向高收入人群,会员每年的会费在2000—5000元不等,个别有特殊要求的会员会费每年可达几万元。
需求刺激下的新兴职业
张先生在朋友的介绍下,聘请了某大医院退休李医生作为自己的私人健康顾问,李医生每周定期上门为张老板量血压、听诊、开药,并且在饮食、保健等方面提供一些指导。据张先生讲,他请“私人保健医生”,不仅仅是为自己,同时也是为家人聘请的。平时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一个电话医生随叫随到,看完病就走,既方便还省得到大医院去受挂号、交费、取药的排队之苦。
据报道,目前这种专门提供私人医生服务的中介机构已经陆续在几大城市挂牌。根据最近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50.7%的城市居民对私人医生或家庭医生有需求。
私人医生在国外通常被称为“全科医生”,是正规医学院校毕业、全面掌握临床各种常见疾病,且经过社会学、心理学、运动学、营养学、康复训练学等全科知识的系统培训,专门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的日常健康管理与维护的私人保健大夫。他们掌握每一个会员一生的健康状况,为其提供全程医疗服务。核心工作内容是为客户提供上门、个性化的健康咨询与指导,定期对客户的健康状况做出综合性评价与疾病预警,必要时还要向客户提供疾病诊治的医疗服务。在加拿大等国家,私人医生已经发展为一个十分成熟的产业。
医疗资源配置“公平之争”
北京真诚意健康咨询中心的刘刚经理告诉记者,现阶段私人医生大多受雇于私营企业老板、白领阶层等高收入家庭。据301医院的武留信教授透露,一些大医院的退休医生最受患者青睐,除此之外,在职的医生也是这个队伍的主力军,尤其以一些懂推拿、按摩、针灸的名老中医十分吃香,报酬根据服务方式和时间长短而异。
业内袁云娥教授分析,我国的私人医生与国外不同,全科人才比较缺乏,他们大多只是从事日常保健工作,把处于健康状态和亚健康状态的人维持和恢复到健康状态。袁教授表示,我国的医院与医生是一种公共资源,由国家财政拨款,是公益事业单位。作为纳税人,每个患者都应该得到公平的待遇与服务。目前,我国医生资源相对缺乏,而大部分私家医生又是公立医院的兼职专家,这种只为有钱人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医疗资源分配方式并不公平。
北京市医学会学术会晤部秘书简荣表示,他个人并不看好这种私人行医行为,目前医生看病大多采取西医的治疗办法,如果送医上门的话,采取西医治疗必然要借助诊疗的基础设施和相关的医疗器械,而这对于上门服务的医生并不切实际,因此私人医生只适合诊治相对容易判断的疾病,至于精确确诊仍离不开公立医院。
成长空间有待规范
私人医生的出现给管理部门提出了新课题。北京市西城区卫生局医政处的工作人员杨女士告诉记者,国家是不允许大医院的医生给病人当私人医生、私下给病人就诊并收费的,目前也没有所谓的“私人医生”。据朝阳糖尿病医院的帅大夫介绍,除非特殊情况,医院才允许本院医生私自送医上门。据武留信教授透露,他所知道的很多兼职“私人医生”也都对所在医院有所隐瞒。
据了解,目前我国对私人医生还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更谈不上相关营业执照和行业法规了。专家认为,有关部门要尽快对私人医生这一新生行业加强管理,出台相关法规规范其行为。医生是特殊职业,诊疗病人更是系统工作,私人医生必须具备行医资格和全面的医疗知识。尤其是医生兼职的问题,患者不是普通的消费者,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必然产生医患纠纷。而私人医生的定位不明,又受雇于医院,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就容易出现中介机构,医院、私人医生相互踢皮球的事件。
《市场报》 (2004年12月24日 第十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