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公布“1680元”的特殊价值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4日 09:48 东方早报 | ||||||||||||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12月21日公布了一组统计数据,内容是2004年高校毕业生在上海就业后首月的薪酬抽样统计调查,结论是:“1680元”(见早报12月22日消息)。 这个数字大致是可信的。作此判断不仅在于“1680元”源自官方统计口径,而且在于其统计样本数量极大,被调查者(样本覆盖面)达11.5万人,并涉及上海所有的行业。
读到这条消息,我有点儿感动。因为公布“1680元”,对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是要有点勇气的。 上海一直是高校毕业生首选的主要城市之一,选择机会和发展机会较多是个原因,但更实际的考虑,首先是冲着薪酬较高而选择落户上海的。现在,高校本科毕业生跨出校门的平均工资也不过如此,上海还怎么吸引人才呢?敢于如此坦诚地公布“首月平均薪酬”,是需要有点儿勇气的———一种实事求是以正视听的勇气! 这个结论我是相信的,我平时外出采访或与人交流,一直很关注上海各阶层的实际平均工资水平。上述“1680元”与我平时掌握的信息是接近的。1680元大抵符合上海目前的一般薪酬水准,如果没有学历的人,即便工作多年,也未必能拿到1680元的月薪。至于与其他城市比,1680元还具有足够的可比性。 大约3年前,有媒体报道说,北大、清华的本科毕业生,一跨出校门就能拿到8万元以上的年薪。而且就是有用人单位肯出这个价码,那儿的毕业生还不肯高就呢!我是不相信这类“以个别(少数)替代一般”的“案例”的。于是我对名牌高校毕业生在浙江企业就业的平均薪酬水平作了多方调查与求证,证明这类报道的确有失真实。然后,我将调查结果发表于《21世纪经济报道》由本人撰写的“民间观察”专栏。所不同的是,上海本次公布的同类薪酬抽样调查出自官方,这就从“民间”与官方两个渠道共同证明,媒体对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平均薪酬,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不切实际的炒作。受此种人为炒作的影响,受有意无意拨高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的舆论“熏陶”,客观上吊高了高校毕业生的胃口,致使毕业生就业出现“结构性和区域性失衡(过剩)”。 “区域性失衡”比较易于理解,我所说的“结构性失衡”指的是,高校毕业生过度且带盲目地抱定“非大城市不去”的择业心态。正是这种非理性的择业心态,导致在大学生总量远未达到过剩的中国,一方面中小城市、中小企业人才供不应求,而大城市特别是东部沿海大城市的人才呈现阶段性“过剩”,其结果自然是出现大城市人才价格的“另类贬值”。 出现此种“另类贬值”,对大城市的用工单位当然是件好事,但对中小城市、对人才自身发展、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来说,却是一件“坏事”。以往从未见有大城市公布过此类带有自我“揭短”意味的官方统计数据,实际上,公布此类统计数据有时甚至比公布GDP增长数据更有价值,更具迫切性和必要性。单说公布“1680元”这类数据,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作出理性抉择。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多多少少矫正高校毕业生已失衡的薪酬心理价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