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年终专稿——零售业:外资旺火烤焦本地巨头(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5日 14:44 北京现代商报
年终专稿——零售业:外资旺火烤焦本地巨头(图)
李嘉/漫画 J087

  即将过去的2004年,对于北京的零售商业来说,称得上是一个多种业态全面开花、著名品牌全面丰收的一年。不但世界知名的零售十大品牌企业全部入驻北京,各种国际著名商业业态在北京聚齐;而且,内资企业的全面升级扩张表现得尤为突出。据北京市商务局统计,今年1至10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03.1亿元,同比增长15.1%,在与上海、天津、广州、重庆的比较中,北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幅度位居第一。

  2004年,人们感受到外商开店步伐明显加快。如果说,2003年还是外资涉水北京商业的初期,属于“摸着石头过河”,那么,今年外资在北京开店已进入“熟门熟路”的扩张期。

  有专家认为,外资零售业进入北京后,迅速本土化构成了对同业内资企业的巨大威胁。以乐华梅兰为例,一家刚刚开业的法国建材企业,却已对北京市场研究了两年之久。再加上以价格战领衔的“中国式”开业促销,让本来就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建材零售市场又遭遇危机。再如,由于家乐福在北京的突出业绩,以及在中国市场的不凡表现,现在世界排名已跃居第二位,其在中国的业绩更是超过世界排名第一的沃尔玛。据业界专家透露,家乐福的本土化是其能够迅速成功的法宝之一,据说,现在沃尔玛反倒开始效仿自己的兄弟,不再一味“自高自大”了。

  今年外资商业零售企业在去年“跑马圈地”的基础上,实现了“遍地开花”式的开店营业,预计今年十大外资品牌在京开店数量将会超过百家。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商业领域的过渡期已于今年12月11日结束,外资商业的准入已基本取消地域、股权和数量的限制。从明年起,随着中国零售业的全面开放,外资将被允许开设全资商业企业并深入中国二三线城市甚至农村市场。

  面对内外压力,北京本地商业巨头在2004年响起一片“装修”声:百盛正在汲取欧美、日本的理念进行环境改造,同时进行品牌调整;蓝岛大厦为期一周的调整涉及商品种类、数量和楼层布局,旨在打造全新现代都市百货店;一直做大众品牌的百货大楼引进了一批国际公认的化妆品一线品牌……商场纷纷“动”起来,预示着京城商业在硬件上迎来了新一轮竞争高峰。同时,价格竞争已经可以用“残忍异常”来形容,甚至到了连政府主管部门都“看不下去”的程度。

  专家预言,面对开放的、拥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市场,百货零售企业的经营重点正在从单一店铺的独立运作,转向与国内外百货企业、消费品供应商的广泛合作,连锁经营、收购兼并已经成为百货零售企业正在采用的扩张策略。同时,百货商店为了突出经营特色,正在大范围地寻找、采购国外新品牌商品。因此,毫无疑问,明年将是国外品牌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好时机,同时也是国内零售企业面临考验的一年。

  商报记者 吴颖 J035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