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集团刘积仁:企业要积极参与世界办公室业务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1日 12:09 新浪财经 |
“全世界的全球化受挫者,联合起来!”全球化的天花板,是后发展国家商界领袖的共同难题。《中国企业家》杂志12月11日邀请了亚洲、拉美国家数十位商界巨头,会聚2004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与500名中国本土企业领袖共同探讨商业与环境难题。新浪财经对此次会议进行了独家播报。 以下是会议实录: 主持人:好,谢谢魏新先生。我想在每位企业家所发展的道路上,刚才说过都是各不相同的,除了魏先生刚才提到的自主创新之外,还有其它的许多方法。下面,让我们用掌声请出下一位演讲嘉宾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积仁先生。 刘积仁: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在全球化压力的情况下我们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可能不仅是中国的企业,包括美国这样一直在整个世界经济比较有实力的国家,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在八十年代初到现在整个世界制造资源向中国,以至于向亚洲国家转移过程当中,事实上美国,包括欧洲失去了550多万人就业机会,而给我们中国带来了很好的发展空间。而550万就业机会,使得中国人大概有两亿多人口,从农村走向了城市,从制造业、服务业,为我们今天谈天花板问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看到制造业竞争,我们看到所有专业的问题,反倾销问题的时候,事实上在这样一种看似天花板的背后也有许许多多新的机会,正在为向中国,向印度,包括向苏联,包括向匈牙利,罗马尼亚等等国家带来新的机会。那么,我们如果看到从九十年代末,在过去的这四年间所发生的变化,就是主要发生在另外一些国家,就是印度,印度从2000-2003年获得了60万的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六十万人口。这些六十万人做什么呢?主要是做后排的办公室,这样的工作在全世界形成了概念,是将来全世界的分工,中国人做全世界的工厂,印度人做全世界的办公室。他们认为越来越多的白领工作应该在印度进行,越来越多蓝领工作应该在中国进行。而从我们创造的附加价值来看,印度所有做软件和服务行业,我们看到有很多公司每年都是以30%左右净利润,使得从事一个十分好的环境,而且是以人力资源为基础的十分有力的环境。中国在世界办公室业务里面,我们究竟有没有机会?那么,这种机会对我们中国企业有多重要?我想谈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想解释一下世界办公室的概念是什么?你现在往美国打一个电话,可能接电话的人在印度。当每一家医院处理完病人病例之后,下了班之后资料传给印度,印度是员工上班的时间。当第二天早上印度员工完成一天的工作,把数据发回美国之后,美国人使用,会使用在别的国家用非常低的费用所处理的业务。所以,这是我们讲一年24小时,每一周7天都工作的模式,而这种模式正在大规模在印度这种国家进行。包括计算工资,美国很多工作都是在印度做的,接电话是印度做的,银行卡也是在印度做的,大量白领工作正在是批量从美国移到了印度,或者我一会儿讲到还有其它一些国家。这个过程甚至已经变成了政治上的一种争论,大家知道这一届美国总统选举的时候,就是软件或者是服务的外包,对美国就业的影响,包括对美国房地产业的影响,已经成为对美国政府不能不考虑的十分重要的因素。但是,这种趋势还是大规模往外转移。现在估计有一个数量,大概在2000-4000亿美金产业的规模,正在向这些国家来移动。 那么,这样一种工作,之所以能够移动到发展中国家,大概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个,这种工作需要面对面交往,一个美国人打电话说在芝加哥买东西,可能回答的这个人在印度。那么,芝加哥这个人问一下今天天气很冷,印度这边人说很冷,是要把这个环境不是印度的环境,而且语言要是训练过的,说的时候要符合周围地区文化。所以,印度大批培养从事这种工作人,尽管没有去过美国,要知道美国所有的知识,把美国文化放到电脑上,同时对所有相关行业进行了解。那么,这种工作从低端逐步走向高端,包括股票行情分析,包括在法律文件里面的处理。但是,客户从来不需要知道这些。另外一点,通过网络把业务流程转移到另外一个国家,不需要一定在这个人出现的时候出现。还有一方面就是部门门槛很低,当我们谈建一个工厂投资多少亿的时候,事实上建立这样一个产业,大概一个人一个电脑,办公司是这样的环境。另外,产品的整个工作成本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使得欧美国家大批量的把这些业务移到印度、中国、越南、泰国等等国家。典型的一个例子,比如说程序设计人员,在美国程序设计人员年薪大概在6-8万美金的水平,而在中国年薪大概是8000美金,差不多差了十倍的规模。对于一个财务人员,比如说美国一个财务人员每个小时要配23美金做这样的工作,而印度大概只付6-15美元。所以,这样使得在一个部门工资很低的环境下,一些需要头脑和智能这方面人才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那么也造就了印度成为全世界软件和服务的大国。 我们看到中国在这样一个结构下,事实上大家有机会到像中国大连的城市来看,你会看到一种同样的局面正在兴起,大批量的信用卡,几千人做信用卡,上千人做数据服务。在日本设计的一栋大楼,计算它的预算拿到大连来做,一个日本往韩国打的电话,可能在大连接。这样一个规模,造就了几千人,上万人找到重新发展的空间,同时这个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而这样一个机会,大概表现几个特征,第一个劳动力的成长,特别是受过教育人劳动力成长比较低,这一定被认为三个有潜力的国家,中国、印度、俄罗斯。第一个,教育水平好,另外一个有相当大的数量能够支持这样一个产业的发展。第二个,语言因素的国家得到发展,比如说对欧美的服务,像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得到了很多的机会,因为他们有比较多的人能够是这样做的。而在中国,我们可能跟韩国、日本这方面的优势得到发展。那么在这样一种对于我们中国企业机会的面前,我们可能也会遇到同样天花板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我认为就是我们的教育与经济结合的问题,我相信这个问题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现在中国生产优势是全世界第一,我们制造业也是全世界第一,今年我们超过了美国。但是,我们大学的毕业生60%,不到70%一次性就业率,所有学生加入到企业当中,面临人才短缺的局面,也就是说我们学校大批生产人力资源产品放到社会上的库存,企业在这个库存里面挑一些继续二次加工,再来使用,这样一种局面对于我们产业影响是很大的。另外一个,现在越来越多知识的融合,是我们现在教育体制上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说刚才讲到财务处理,这些人如果在印度做这样的工作,大概收入会在人民币八、九千到一万左右的月薪。而在这个水平上,需要他有很好英文和财务的概念,我们学校花了很多时间学了许许多多的课程,而真正用的时候,要不然财务很强,要不然英文很强,两个都会的人很少。像在大连这种城市里面,要找到一个又懂计算机,又懂日语的人已经变得十分的艰难。而这些工作,是有几万,几十万的机会等待我们中国企业从事这样的工作。所以,我们整个教育体系的变化,对于我们真正成为世界的办公室将会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另外,就是我们的管理能力,当你承担着一个工作的时候,你的客户不在你身边的时候,当你通过一个网络和你从来没有见面的人打交道的时候,你如何能够通过你有效的管理,使得他竞争能力更足?美国对这样一个工作,中国有一个评论,这个评论说我们失去的工作将不会永远再返回给我们,原因并不是完全是成本的要素。比如说接电话这些服务,他们在印度所接到的质量远远高于在美国的质量,这些人的服务态度、过程都达到了相当高的要求。我们今天中国制造业在中国发展,给我们做这样一个工作,我们做手机有大量的软件,我们做电视机有大量的软件,我们做网络所有设备最后都需要有大量的信息技术。所以,当我们讨论我们在遇到一个天花板的时候,我相信我们也会有很多新的机会,而在这个新的机会背后,都有一个我们能力的这样一种造就,而我们从一个制造大国,能够转向一个在服务、软件这些方面发展一个新的机会,中国如果有几百万人口从事这方面的工作,那么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的工厂,也会成为世界的办公室。特别是这样一个工作,当对我们的未来创新会产生一个很大的拉动,比如说印度现在有许多公司,已经被美国公司列为强大的竞争对手,在竞争对手名单里面把印度公司名字提出来了,而他们真正起步的时候和中国制造业一样,我们先从学习,逐步的发展,最后产生了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所以,我认为在我们讨论国际化过程当中,我们中国人力资源是全世界最为宝贵的财富,而这样一种数量和我们教育系统对这个质量支持,将会给中国带来另外和制造业同样的机会。 谢谢! 主持人:谢谢刘积仁先生为我们带来的国际化视野,我想在遭遇国际化天花板方面我们并不是孤独的一群,这可能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商业领袖需要面临的问题。所以,我们今天会请出许多嘉宾和我们一起关注如何关注全球化的天花板。下面一位嘉宾是金蝶国际软件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徐少春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