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银行业的全球化竞争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1日 10:16 新浪财经 |
“全世界的全球化受挫者,联合起来!”全球化的天花板,是后发展国家商界领袖的共同难题。《中国企业家》杂志12月11日邀请了亚洲、拉美国家数十位商界巨头,会聚2004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与500名中国本土企业领袖共同探讨商业与环境难题。新浪财经对此次会议进行了独家播报。以下是会议实录: 主持人:谢谢邵宁先生,我想中国经济二十多年来的高速增长是有目共睹的。全球化的天花板又回到共存问题,接下来我们请到的主题演讲嘉宾是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先生。 马蔚华: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在2004年岁末将近的时候我们在这里相聚,今天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日子,三年前的中国入世,两年前的今天也是在同样的会场,大家在讨论入世元年的感受,那个时候我觉得很多的企业家用这样一个词,叫做波澜不兴,暗流涌动来形容当时的感受,我觉得那个时候大家更多感受是入世山雨欲来的趋势,更多是摩拳擦掌的准备,现在三年过去了,我们是站在入世后过渡期的门槛上。 回顾这三年,我们确实感觉到经历了风雨的冲击和竞争的考验,今天主题的内容就是天花板,还有一个起跳板。我觉得作为一个商业的成长,我确实越来越感觉到天花板的松软和企业家的松软,因为这三年带来一些变化,这个变化就是规则,就是环境,就是我们的能力都面临很多新的课题。规则我们越来越体会到,越来越紧的这种基本约束为内容的国际流行规则的确立和减行减近为内容就是天花板。而我们自己以国际化管理为焦点这样的同业竞争是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竞争里我们也越来越体会到起跳板的松软,我们管理能力和我们的竞争对手相比还有相当大的一块差距。 首先我讲一下资本约束。这就是巴塞尔协议对国际商业银行最低的资本要求,就是8%的资本充足率。为什么有这样一个要求?因为银行是高风险的企业,银行面临风险,风险要有资本来覆盖,可预见的风险可以用资金来覆盖,不可预见的风险用资本来覆盖。所以到2007年1月1日中国所有商业银行都要按照资本最低的要求把资本充足率达到8%。达不到这个要求这个业务,你的发展都要受到限制。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资本约束这方面差距很大,一是由于我们信贷增长每年过去全国银行增长将近17%,而我们信贷结构大部分都是对公的贷款,这是风险难度最大的100%。世界前1000家大银行前10家银行银行充足率50%,也就是风险权重是50%,同样的资本搞批发性的业务消耗最大,再加上我们的不良资产,每年的不良资产吞食了很多的资本。所以中国到现在我们所有的银行平均起来资本充足率刚刚超过50%,就是11家股份银行的充足率加起来也达不到8%,中国达到充足率的银行很少。如果按照8%这样的标准去不资本,有人算过需要将近2万亿,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所以在国际游戏规则的约束下,我们的银行一方面考虑补充资本,但是补充资本不是简单的事。一方面就在考虑如何节约资本,这就是要调整具体的业务方向,这就是中国所有的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考验。就是必须改变自己的资产结构、收益结构,这就是中国商业银行能够进入国际级市场,投入国际竞争的一个入场券和资格证。 第二,利率市场化。我觉得这是瓶颈,但是也是中国商业银行的一个天花板。利率市场化我们讲了十年,实际上现在所有的商品都市场化了,只有银行资金的价格没有市场化。这一次10月29日央行加息,虽然只有0.27个百分点,但是我觉得它的实际意义超过了0.27本身。首先是中国的经济可能进入了一个加息的时代,另外一个意义就是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迈出了一大步,就是放宽了贷款的上限。我觉得它对于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另一方面它也必然带来利差收窄。香港当时取消了协议利率以后,他的利差收窄了49个结点,如果中国利率市场化,有人做出各种各样的预测,利差肯定会大大收窄。利差收窄就代表着商业银行利润的减少,而我们现在利差的收入在商业银行的收益中比重高达95%。招商银行今年的业绩不错,资产增长了12点几,利润增长了将近50%,但是这个利润绝大多数也是来自于利差,虽然招商银行中间收入,非利差收入在股份制银行是最多的,也是最高的,但是比起西方的银行差距还非常大。利差的收窄除了利润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影响就是加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因为在利差固定的情况下,所有的银行都去追逐大客户,低风险的大公司,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低风险的大客户他们可能跟你银行讨价还价,越来越厉害,最终他们要面向资本市场去,而银行不得不向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去,这就是中小企业的贷款。所以过去我们许多中小企业抱怨融资难,这里面除了银行的因素之外,更重要的因素就是没有利率市场化。在同样利率的情况下,那肯定所有的银行都去追逐低风险,市场化以后我觉得银行就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考验银行的经营能力,就是你在风险的情况下还能风险,还能赚钱,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银行就是一个加工风险的机器,好的银行就是在风险的情况下能赚钱。所以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又是一个天花板,又是一个考验。 第三,管理水平的竞争。我觉得越来越激烈的同业竞争背后就是管理水平的竞争。美国有一个管理学家叫科斯,大家都知道,写了很多的著作,他说管理是实践组织机能最重要的手段,企业要在复杂的环境中胜出,关键提升管理。在管理上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和我们的对手国外银行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是简单的差距,而是理念到体制,到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差距,理念上是追求速度前进,规模冲动,而国外银行讲的是科学发展观,就是效益、规模、质量协调发展,虽然没有说科学发展观,但是他那是真正的科学发展观。体制上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是宝塔似的多级核算,而推行零售业,推行中间业务,西方早就是扁平化事业部的管理,我们现在更多还是定性的分析,还是级级审代,而西方更多是通过风险评级对风险量化,通过转移定价,对市场定价的量化,风险评级会减少风险量化,一整套风险管理的办法。我们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很远远不到位,所有这些都是和对手管理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就决定了起跳板的松软,这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所以说在我们面对中小企业还有两年的时间,我觉得对于中国企业来讲提高自己的素质,融入世界竞争中,提高天花板还是最重要的考虑,最根本还是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我们招商银行已经清醒意识到这一点。首先是理念的灌输,必须树立协调发展的管理思想,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规模,单纯的追求利润也不行,现在追求风险过滤的风险利润率,这样追求利率的最大化。另外我们也引进了国际上一些先进银行量化风险的一套系统,两年前就开始投入,通过风险评级,确定违约代理量化风险,通过资本来覆盖可能发生的风险和不可能发生的风险,通过资产负债来量化市场风险,使这个银行能经得起包括宏观调控在内金融市场的变化。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来使员工能够增强活力。所以这就是夯实起跳板,同时我们想商业银行能够适应这样竞争环境,除了商业银行本身之外,还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要适应竞争,尽快改变我们现在金融制度不符合同业竞争的一些制度上的问题。 比如说现在允许商业银行成立基金管理公司,这无论对商业银行还是对资本市场都是一个重大的变化,这也标志着中国分业管理金融体制将会有无数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是好事。有人说中国现在银行所承担的税负可能是全世界不说最高也差不多最高,33%的所得税再加上5%的营业税,营业税是按收入收取,如果算成所得税应该是全世界最高的,所以银行没有能力充足资本。请社会和政府一起创造一个维护公平竞争和诚信的市场竞争,这是银行业发展的前景。 最后我想说,天花板虽然低沉,但是可以突破,地板虽然松软但是可以夯实,让我们和企业家朋友们一起携手,让企业在入世后过渡期有力的起跳而共同努力,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