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民俗打开居家文化市场大门(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 08:35 经济参考报
  “看着窗棂中游移的光影,晨昏、四季便在此间渐渐变化,生活在阳光和阴影之间穿梭过往。在这样宁静的气氛里,日子是何等安详而充实。”这是一段关于西安高家大院的解说词。自今年4月8日高家大院对外开放以来,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超过800人。来这里的游客,常会被古老宅院中弥漫的“家”的气息所打动。

  挽救古城墙里最后的老宅院

  高家大院,正式名称为北院门144号民居,位于西安市繁华的商业街——北院门清真小吃街上。大院的主人高岳崧,明崇祯年间曾中榜眼,后官至太司,从崇祯皇帝手中受赐此宅。大院占地4.2亩,为三院四进式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其主体是明崇祯年间建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院内现有西安中国画院等4家单位办公。

  负责高家大院修缮设计的古建筑专家童仲仁告诉记者,1990年以前,在西安古城墙内,两三百年以上历史的老宅院占宅院数的一半以上。但随着城市开发和低洼棚户区改造,老宅院逐渐消失,目前存留的老宅院尚不足1/200。高家大院能够留下很幸运。

  事实上,早在1999年,高家大院即与化觉巷125号、西羊市77号一起被列入“中挪两国重点历史街区保护项目”,由挪威出资进行整修。按照当时中挪两国达成的协议,西安市将以这几个院落为起点,带动西安市古民居的保护与开发,从而在钟楼、鼓楼附近发展与古都风貌相匹配的民居旅游。

  据悉,“中挪两国重点历史街区保护项目”挪威方面共投资550万元,其中用于高家大院整修的资金约86万元。但86万元的投入并不能将整修工作完成,高家大院随即因资金不足而面临窘境。此时,依靠政府拨款不现实,靠原院内的4家单位出资也很难实现长期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西安市房屋管理部门在与4家单位协商后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西安中国画院是文化单位,高家大院是文化遗产,两者相融合,可以保留在院内,其余3家单位搬出大院。高家大院由西安中国画院艺术部主任杨霜林以个人名义出资开发。2002年8月,投资470万元的二期整修工程开工。

  在“家”文化上做文章

  按部就班地修整改造之后,想象中的“民居旅游热”并没有随之到来。以整修后的化觉巷125号、西羊市77号为例,这些老宅院除了土炕、水井之类的观光项目外,并没有多少能够真正吸引游客的内容。偶有好奇的游客走进院落,也只是看看建筑风格,坐坐土炕,购买些主人家的小工艺品。

  如果像其它民宅一样搞参观式旅游,高家大院确实有它独特的价值。杨霜林分析说,在我国目前比较著名的古民居中,清代及清代以后建筑居多,而高家大院的主体建筑是明代的,此其价值一;现存古民居大都远离现代都市,像高家大院这样位于繁华闹市区的不多,此其价值二。仅凭这两个优势,单纯靠卖门票也应有不少收益。但是,杨霜林不想把大院变成又一个文物陈列式的“博物馆”。他说,旅游项目的生命在于有个性。高家大院没有山西王家大院的恢弘,没有江南周庄的细腻逼真,但高家大院是西安城内一个官宦人家的宅院,满是跨越400年时空的动人故事,值得在“家”文化上做文章。

  根据这一思路,高家大院被设计成展示陕西关中百姓生活的有个性的“家”来开发。游客们走进宅院时,可以产生跨越时空、到数百年前的邻家去串门的亲切感。

  既然是“家”,不能仅仅让游客从照片、家居陈设上找感觉,里面必须有活的人、活的东西、活的生活。因此,除了一般民居共同的参观建筑样式、房舍格局及家具摆设外,高家大院的旅游项目全部具有参与性。

  西安古城文化底蕴深厚,书画市场交易很活跃。高家大院里也有画室,但高家大院书画室的主要目的不是交易,而是营造书香门第的气氛。这间书画室位于一进院南厢房的二楼,作画的多是些美术学院的学生。参观的游客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在学生的指导下挥笔作画。

  大院还投资数十万元设置了香草美人摄影室,仅服装就投资10多万元。游客不仅可以穿上古人服装拍照留念,作为一个独立的旅游项目,拍摄者还可以在院内任意选景拍摄整套的仿古系列照片。

  大院的开发者们还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语言、礼仪培训,每逢重要的活动、节日,工作人员全部穿上仿古服装,以“家”里不同的身份出现,让整个大院回到清代或明代的某一特定时间的特定场景。

  融进浓郁的地方民俗

  古宅的保护与开发联系是否紧密,取决于对传统文化旅游内涵的挖掘是否深入。只有用心将传统民俗文化融入市场开发,才能实现对古老宅院的保护性开发。

  为了找到适合开发的项目,高家大院的开发者费了很多心思。起初,开发者凭个人喜好,把西藏的“唐卡”艺术引进了高家大院,不仅如此,还杜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但是,故事无论如何生动,它毕竟脱离了高家大院作为陕西民宅的实际,无法引起游客的兴趣。可想而知,唐卡项目只能以失败告终。

  开发者从这件事情中得到教训,古民居开发要和真实的历史,和当地的民众生活密切相关。古宅保护和市场效益之间应当存在更准确的“着力点”。开发者经过分析之后,最终将大院定位在发掘关中地区的“活文化”——民俗文化上。这样,走进大院的游客在了解古代建筑、古人生活的同时,还可以参与其中,增强了旅游的互动性。

  2004年3月份,合阳腔皮影代表人物党凤菊被请进了高家大院。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在陕西关中地区很流行。关中人将皮影表演技术娴熟的人称为“把式”。“把式”能一手拿两个甚至三个皮影,在幕后表演厮杀、对打,一个人可以把几个人的动作同时表现出来,配上音乐锣鼓,场面逼真,令人眼花缭乱。党凤菊就是这样的好“把式”。

  党凤菊从孩提时代便随母亲学习皮影表演,曾带领着40多人的大演出团在陕西各地演出。后来剧团不景气散了,党凤菊和另外两名同行被杨霜林邀请到大院做长期演出。在高家大院,党凤菊常演的剧目有《卖杂货》、《借水》、《百宝箱》、《吊孝》、《背吞》等,来看演出的主要是外国游客,他们常常会在看完演出后,到后台跟党凤菊学着摆弄皮影。“传统文化受市场的冲击很大,传承也没有跟上,演出目前是赔本的。但长远看会好,能产生效益。大院是个壳,内容还要靠民俗文化来支撑。”杨霜林说。

  高家大院有南北三个跨院,目前整修完毕的仅是北跨院和南跨院的一部分。即将开发的南跨院主体内有一个古戏台,这个戏台触发了杨霜林等人关于“大家族堂会”的构思。他们设想以具有当地传统民间艺术特色的秦腔、皮影戏、木偶剧、古代乐舞等多种形式的演出,在中国第一个“还原”古代名门望族堂会的景象。长安大学历史名城研究所马王平老师认为,这个想法既符合了高家大院的官宦宅第身份,又可以充分展示关中地区的民风民俗,“市场前景应该不错”。陕西歌舞剧院的一位导演目前正在帮助大院管理方策划具体的演出内容,“堂会”每晚将限量接待280名客人。

  随着“大家族堂会”的出炉,高家大院的整体策划也将到位。围绕着“家”这个中心和民俗风情的主题,大院在即将到来的节日中将会陆续推出“正月初一到高家大院过春节”、“回到400年前过‘元宵’”等活动。寒冬到来的时候,高家大院的茶社准备挂起红灯笼、生起炭火盆,让来此游玩的客人一边和朋友烤火聊天,一边赏雪、品茗,在大院充满怀想的气氛中度过一段闲适的时光。

  “陕西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等着我们来挖掘。既然选择了做文化,就要做得‘很文化’,做很纯粹的文化。为了生存,我们肯定会考虑经营项目的收益问题,但首先是要让保护文化、保护传统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位管理者、每一位游客的心中。”杨霜林说,“在得到社会效益的同时,我们有信心带动更多的参与者,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北院门地区。”

  西安市目前每年的游客总量超过1100万人次。杨霜林分析,高家大院南跨院开发完毕,总体策划到位后,高家大院每年至少可以为北院门地区吸引80万人次的游客量。
民俗打开居家文化市场大门(图)
高家大院院内一景(本报记者 刘喜梅 摄)

  作者:吴锦瑜 刘喜梅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