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德国:谁生产 谁回收(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6日 10:58 人民网-市场报
德国:谁生产谁回收(图)
  在德国,超市的肉、蛋、奶以及水果、蔬菜等绝大部分日常食品都有包装,几天下来,家里的复合纸盒、塑料盒、饮料瓶、易拉罐等废弃包装就堆成了小山。有统计显示,德国一般家庭中废弃包装与生活垃圾的体积比甚至可达到9∶1。尽管如此,德国并没有受到废弃包装污染环境的困扰,因为这些废弃包装品并不会直接进垃圾处理厂焚烧或择地填埋,而是经过不同流程,循环再利用。

  如今,虽然《包装条例》几经修改,但条例的基本原则没有改变:首先尽量避免产生包装垃圾;一旦包装垃圾无法避免,优先寻求再利用,尤其是材料的利用,然后再考虑能量上的利用和无害化的清除。

  自2000年1月1日起,只要技术上允许,经济上可行,生产者和经营者就有义务无偿回收和重新加以利用。

  为了限制一次性包装的使用,从2003年1月1日起,在德国购买一次性包装的矿泉水、啤酒和可乐、柠檬等碳酸饮料,必须交25欧分或50欧分的押瓶费。顾客退了瓶后,商家会返还押金。今年10月,经联邦参议院批准,德国政府又提出了新的《包装条例》修订草案,计划对所有一次性包装饮料都征收25欧分压瓶费,也就是说,目前采用一次性包装的果汁、牛奶和葡萄酒等饮料不久也将征收压瓶费。

  根据《包装条例》的规定,生产商和经销商有义务无偿回收其卖给消费者的商品包装,重新使用或者进行材料利用,而不是由公共环卫部门处理。如果商家自己履行回收义务,还必须提交有关利用比率的证明。如果商家希望不用自己动手去履行回收义务,可以通过一个名为“德国二元体系”的管理机构对废弃包装进行回收和利用。

  然而,由于额外的包装就意味着额外的回收义务和额外的费用,德国的生产商和经销商越来越重视简化和优化包装,甚至放弃可有可无的包装。例如,由于“绿点”标志使用费用与包装品的数量、重量和材料挂钩,许多企业开始简化包装并为包装材料的回收和再生创造条件,以降低成本,增加产品价格竞争力。

  据报道,自条例出台后,每年的包装消耗减少140万吨,单单经过个人消费者手上的销售包装,每年就减少大约85万吨。这一系列的有效机制促使德国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率不断提高,2003年德国回收包装材料599万吨,人均72.6公斤。

  《市场报》 (2004年11月26日 第十七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雀巢奶粉被诉造假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