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各种诱人的消费资讯不断向人们灌输小康生活标准的同时,中国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抛弃祖辈们“以俭为德”的古训,步入“负债消费”的时代。
对此,一些专家指出,适当的负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但过度负债将成为家庭的负担,造成生活水平变相下降,甚至可能威胁家庭资产的安全。此外,高负债率还会导致城市家庭对失业和利率变动变得异常敏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漫画 刘昱莲
57%的人“敢花明天的钱”
就在十年前,“负债生活”还被长期以来习惯自给自足、量入为出的中国人引以为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的升高,人们的生活中开始出现了“透支”,出现了“借贷”。统计显示,自1998年中国开始大规模开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以来,个人消费贷款余额急剧扩大,到今年6月已经超过1.7万亿元,比6年前扩大了20多倍。
年轻一代更是引领都市负债消费潮流的主力军。一项对都市青年的调查显示,有57%的人表示“敢花明天的钱”,48%的人称自己不会因为负债消费担忧。这些乐于负债消费的“负翁”们往往集中在中国的大中城市,特别是像北京、上海这样外来人口众多的城市。他们的年龄多在25到40岁之间,教育程度较高,有着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对未来有着较高的预期。
学法律的吴通一年半前才从北京的一所高校毕业,早已厌倦了毕业后和别人合租房子的他不久前在北京的东四环边上买了一套房。尽管首付和装修的钱大部分来自父母,但对于在外企工作的吴通来说这是必需的代价。“要等钱攒够了才买房子,那得等到猴年马月。租的房子毕竟不是自己的,先消费先享受嘛。”
李向峰六年前从河北来到北京打拼。六年里,从做销售到制图再到广告策划,频繁换动工作的他老有一种定不下来的感觉。如今,靠从银行贷款,正打算结婚的他买了一套110平方米的房子来结束“北漂”的生活。对于前景,他和未婚妻显得十分乐观。“两个人一起付月供应该很轻松。下一步,我们还打算买车,早点过上安定的生活。”
27岁的北京教师程磊今年也成了“负债消费一族”中的一员。他在市区北部的回龙观地区购买了一套总价30多万元的经济适用房,只有不到十万元储蓄的他靠从银行按揭贷款住进了新居。对于自己一下预支了今后十年的大部分收入,年轻的他似乎不太担心:“负债消费让你能提前享受可能要再打拼十年才能得到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高负债家庭不断涌现
尽管有专家认为高负债只会出自城市中的少数家庭,但一套房子让一个家庭为之“打工”20年、甚至30年的情况在房价高企的中国城市里却是普遍的事实。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青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主任陈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负债消费群体实际上签了一个约,把未来二三十年的时间、智力、劳动全部抵押给了银行。为了不出现债务危机,他们所有的精力都必须放在赚钱上,个人的自由、劳动、时间甚至道德和思想都受到了束缚,成为负债消费的奴隶。
据业内人士分析,住房按揭贷款和汽车按揭贷款成为这些“负翁”们负债消费的主要原因。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03年,在国有四大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有近80%用于住房贷款,12%用于汽车消费贷款。成千上万的中国人通过向银行举债,提前过上了有车有房的幸福生活。然而,房价的快速攀升和个人消费观念的急剧转变导致了家庭债务的迅速累积。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研究员刘建昌撰文指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许多家庭已成为高负债家庭,家庭债务比例已经达到甚至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刘建昌指出,以上海为例,其2003年房价平均5118元/平方米,普通的三口之家购买一套80平方米住房需贷款32万多元,每年还款2.6万多元,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58%以上,债务负担可谓相当沉重。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专家易宪容表示忧虑。他认为,许多人对个人收入增长的预期过于乐观,盲目追求消费享受,本来买套80平方米的房子就够了,却要买120平方米的,造成个人财务负担过重,一旦收入受到影响,就会出现危机,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易宪容的担忧不无道理。为了每月按时还上房贷,不少人削减了日常生活的许多支出,例如减少外出聚餐、旅游、健身的次数。本来贷款买房是为了改善生活,却不料生活质量反而下降了。
“负翁”们要防范各种风险
住进新房的吴通已经感受到负债消费的压力。如今,他很少再和朋友四处寻觅京城的美食,而是常常加班。努力工作的原因首先是要确保工作的稳定,然后再寄希望于老板能够为自己加薪。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专家易宪容指出,除了面临失业的风险,疾病、家庭突发事件和父母亲养老也可能使“负翁”们的生活一下变得捉襟见肘。
在国家机关工作的贺蓉君本来生活十分轻松,尽管自己工资不高,但在外企工作的老公每月收入近万,所以两人很早就贷款买车买房,月供再加上两人平常的花销几乎月月都要用去收入的大半。然而,她没有想到的是,几个月前老公因为与新来的上司产生冲突被炒了“鱿鱼”,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收入来源的突然消失,月月等付的房车帐单,让两人突然感到生活窘迫不堪。贺蓉君无法设想,如果老公还不能及时找到工作,接下来的生活应该怎么继续。
此外,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走势、利率的变化也会对个人的生活产生影响。
上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加息,将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5.31%提高到5.58%,同时,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和个人住房商业住房贷款利率也有不同比例的上调。此举令很多从未仔细考虑过利率风险的城市贷款购房人顿时感到还贷压力更大了。
据“友邦顾问调查”在央行加息后,对京、沪、穗三地643人所做的调查显示,尽管三地平均有59.8%的人表示不会因此改变购房和购车计划,但有42.2%的人认为加息会对贷款者造成最大的影响。可以看出,此次加息尽管幅度比较温和,但已经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影响。
遗憾的是,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社会长期以来过于强调富人阶级的生活标准,造成许多人太急于一步跨入中产阶级,没有全盘考虑买房所带来的风险及其成本和收益。尽管“举债有房”的生活意味着更沉重的生活压力,但住房对于长期持有“有房才等于有家”观念的中国人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对那些没有赶上中国福利分房好年景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
民众的冲动消费也给中国本已脆弱的银行系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桁林表示,如果持续加息,带动房价下降,贷款还贷压力增高,中国可能会很快出现一批“负产”阶级,特别是购买了多套房用于投资的人更容易面临这样的风险,从而导致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呆坏帐的增加。
近日,中国银监会下发了《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规定住房贷款人的月房产支出与收入比应控制在50%(含)以下,所有债务支出与收入比应控制在55%(含)以下。尽管50%以上的比例已经超过了许多国家资产安全的警戒线,但指引的出现给出了一个风险底线,有利于保护银行和消费者个人的利益。
无可否认的是,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都市里的“负债一族”不会减少,还会越来越多。毕竟,负债消费给了普通消费者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
作者:樊曦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