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营销回归知行合一理念(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5日 10:36 南方都市报
营销回归知行合一理念(图)
何力盛赞本年度营销操作回归理性。

  营销回归知行合一理念

  经济观察报总编辑何力认为今年的营销操作更趋理性

  2004年度中国十大营销事件人物评选

  审视2004年度营销时局,独立评委之一、《经济观察报》总编辑何力认为,今年的营销操作比以往更理性,营销基本面的动态与整个经济大环境的上升走势相映成趣,特别是对于品牌及产品的概念演绎,更强调知行合一,而不像以往那样锋芒毕露。

  同时,何力认为,眼下的营销竞技,在文化内涵的表达上稍嫌局促,建议各方在文化与品位的提升上多下功夫。

  营销大奖凸显媒体公信力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你如何看待由媒体发起并解读每年一度的营销事件与风云人物?

  何力:强势大众媒体举办这样的活动,参与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评价,这本身就是营销发展的体现,是一个媒体公信力的体现,也是品牌建设的需要。今后的比拼就在于,评价体系的透明度、公正性、权威度以及技术水准,并且还要能坚持下去。

  南都:2004年宏观经济调控的收紧是否影响到本年度中国营销时局的风向变化?

  何力:我们发现,众多企业的营销运作更能结合外部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大背景来进行,企业的营销操作显得更理性。各方已懂得如何依托外部大环境、行业生命周期的起落波动来制订自身的营销战略,让点面结合,使得营销基本面与整个经济大环境的上升走势相得益彰。

  本年度营销更注重诚信

  南都:营销着重要表达的就是一个品牌/产品与客户的内在联系,2004年度营销事件以及人物在表达这一关联度时,是否注入新的元素?

  何力:技术的发展与演进已日新月异,营销的技术水平也在同步提升。在今年的营销大局中,我们惊喜地发现,企业对于品牌/产品的概念演绎,借用丰富的技术手段,已不会像以往那样锋芒毕露,在表达一个品牌/产品与客户的内在联系时,营销操作已渐次回归根本,已能够成功地将品牌/产品的内涵融入客户群中。

  换一句话来说,今年的营销案例更注重“诚”与“信”,以诚待人、坦诚守信,这是企业基业常青的恒久魅力。过去,大家常常强调“知行合一”,体现在营销操作中,就是这个道理。

  文化内涵的表达略显局促

  南都:在今年的营销竞技场上,企业争相演绎各种营销概念,营销理念甚至被整合运用,对此你作何评价?

  何力:品牌的定位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营销概念的演绎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今年我们发现,整合营销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运用,这是好事。许多企业开始注重深度开发自身掌控的资源,并能够充分把握尺度,令其所利用的资源与其所诉求的品牌内在素质相匹配,很多概念的表达都恰到好处,这是一大突破。

  当然,我个人认为,不论是我们的产品营销,还是品牌概念演绎,在其文化内涵的表达上都还是比较局促,不够从容。这或许与企业发展的时间积淀不足大有关联。我们希望品牌能够在文化、品位上下功夫,但文化的建设与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事情。

  营销绩效是评判的落脚点

  南都:你认为考量年度营销事件、评价年度营销人物的核心要素是什么?不同的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在2004年度营销演义中,是否有其独特之处?

  何力:一句话,成败论英雄。因为不论营销手段如何翻新、营销技巧如何演进,但最终的落脚点,就在于营销的目标是否达成,营销的绩效是否卓著。一个营销事件不论其技巧有多高明,声势有多震撼,但最终如果成效寥寥,就不能称之为成功的案例。

  营销的活跃程度,与行业的成熟度大有关联,竞争越激烈的行业,其营销运作也一定更活跃、更精彩。中国的市场经济越来越受看好,众多跨国公司也争相加入新一轮的角逐,它们往往以成熟的营销模式而见长,这是值得中国企业借鉴的地方。此外,本土的国企、民企也有自己的天然优势,比如地缘优势、资源优势等。因此,在评判营销案例时,我们甚至可以抛掉企业性质的表征,在统一的市场框架中考量其营销理念以及执行能力,这样更公允。

  本报记者 黄梦真 责任编辑:张克然 姚虹(来源:南方都市报)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