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004中国经济增长论坛 > 正文
 

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德良讲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31日 14:22 新浪财经

  

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德良讲话

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德良讲话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请蔡德良先生谈谈他对制造业发展的观点。

  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德良:

  大家好,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叫蔡德良,在葛兰素史克织造有限公司做总经理,我们是世界第二大制药公司,在2000年的时候有前英国的葛兰素尔康跟我们合并而成。我们中美史克就是我们在中国的四加工厂之一。非常荣幸今天有机会跟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嘉宾分享我的经验。

  今天关于我们如何可以保持持续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有三个方面。第一,知识产权的问题。第二,外资企业目前一个比较新的观念,就是如何在顾客的驱动下,去安排你整个的生产活动。这里面也包括了前面两位嘉宾谈的质量和服务的问题。第三,我们现在面临能源消耗性,廉价劳动力性,这种优势越来越消失的话,如何使中国变成制造基地成为现实。

  我有可能是制药行业,我觉得不管外资公司要进入中国,还是国内大的企业包括民企和国营企业,知识产权一般在前期研发,像药的行业,我们每年都会月15%的销售收入,就是每年有三四十亿美金的研发。另外还会有法规方面的风险,比如说你进入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法规跟世界还有差异性,有他自己的独特性,也包括有一些技术的壁垒,包括我们在中国市场上投放一些新药的时候,我们要充分考虑知识产权。比如说我们目前在苏州工厂生产药最大的就是褐普丁(音),这个投放市场都是一直保持单一销售新药的第一第二位。我们现在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假药的问题,这个并不是损害我们利益的问题,主要问题是病人应该马上就需要治疗,但是由于假药的出现,病人就不能及时的治疗。

  另外一个,知识产权方面还有规避风险的问题,我要进入这个市场,有哪些方面的风险,除了我们刚才讲的法规方面的风险,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风险,有的同志已经意识到,有的同时没有意识到就是文化的差异,文化的差异是一个很大的风险,你进入这个市场,可能在一个很成熟的市场你用那套体系是很完备的,但是完全照办一个发展中的市场,或者文化差异很大的市场,你肯定要失败的。这个就是为什么很多大的国际公司进入追究以后有一段适应期,有的后来觉得中国赚不了钱,逐渐把中心转移出去。

  第二个我想谈个新的观念,就是如何把我们整个的生产活动,我们叫他供应线,从顾客的需求,到原材料的采购,然后到生产,把产品给我的客户,这里牵扯很多的活动,包括销售和市场。这些活动你在什么情况下去做,就是你如何在消费者需求的驱动下,安排你所有的活动,而不是原来做制造型的企业,我是生产,生产完给市场卖,能不能卖得动,是市场和销售的问题。这里有一个狠心的概念,什么是质量,我认为生产最好的东西,消费者不能接受不是质量,我生产的东西一定消费者愿意花钱来买,而且可以享受消费我产品所带来的服务,这时候你才能把他称为质量。这里我们质量要重新看,一切不是我们生产制造商来说什么是质量,一切要看消费者需求的是什么。消费者需求一个要有质量,还要最好,另外一个价格要最低。这样在我们整个生产活动中,你要考虑这两个我方面,否则就是无效的。

  第三个是持续发展面临很大的挑战。特别我们原来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20年,所以说由原来的能源消耗型,廉价劳动力型,现在这个优势逐步在消失。大家都注意到我们现在海龟派很多,我也算其中之一。为什么多呢,就是中国的环境非常好,然后高端的人才都可以被吸引回来。现在我们在制造方面人力成本也在迅速的增加,如果人力成本增加到一定程度,这个就成了我们一个瓶颈。

  这里有两方面,一个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包括海龟派,在国际大公司也可以做的很高的位置,这个就是自身能力的问题,他有这样的位置他也有这样的成本,也是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有时可以听到外国的老板说,我现在给你付的是跟外国人一样的成本,一样的待遇,那你就得给我有一样的产出。如果没有一样的,那就意味着成本也在增加,大家在低层次我们还是有劳动力的优势。

  第三个,我们制造成本里面很大的一个就是人员的成本,现在我们的能源成本跟国外的成本还有很大的优势,如果说再发展20年,10年,我们制造成本优势如果没有的话,那时候我们制造中心是不是还能够维持下去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谢谢大家。

  主持人:

  非常感谢蔡德良先生提的三大观点。一个就是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尤其对制药企业来说,当人家拿出15%的销售收入做研发的话,他研发的产品知识产权没有保障的话,那把引发中心移到中国可能性是很小的。我做这么多年,跟很多生化的开发中心都服务过,很多地方都想引进生物制药,生命科学。但是目前来讲最主要还是知识产权这块比较薄弱。因为现在像我们中美史克这样的企业,他们有一种药,一年下手收入要3百亿美元,一种药所卖的量,都接近我们整个医药产业里面的销售量,一种畅销药可以卖到40亿美元,像这样的企业,他整个企业一年的营业额可能相当于我们医药产业一年的销售量,要吸引遮荫的企业来到中国,要做到大规模生产。

  第二,供应链。如何做到从以消费者导向来拉动,谈到制造业肯定要谈供应链,供应链怎么提高效率,这个始终是一个课题。蔡先生提的,包括廉价劳动力以外,我觉得还有一点要注意,人口的老化问题。所以说,当我们人口老化以后,劳动力成本肯定要增加,因为一个人要负担这么多老化的人口,所以说我们的技术含量是要提高。我们还要谈到我们社会风险的问题,我们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劳动力,实际上我们的收入差异在国内跟国际比差异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现在就要考虑未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2004中国经济增长论坛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