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论坛中讲话全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31日 10:27 新浪财经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论坛中讲话全文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讲话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我们会议进入主题演讲。首先请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发表演讲。李德水先生曾经在冶金部、国家计委、重庆市国务院研究生,国际统计局等国家部门工作。对宏观经济、国际经济方面破有建树,现在还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管理学院顾问。李德水局长讲演的题目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大家欢迎。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

  女士们、先生们,我发言的题目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一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各种讨论和猜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去年此时我在这里就经济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谈自己的看法,认为不能对当时经济运行做出总体过热的简单判断。既要防止通涨,也要防止通缩,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记者我把的话概括为冷热生中求发展,通涨通缩一线间,地质升降纯变数。转眼一年过去,这是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一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极不平常的一年。那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们应该怎样判断,对这一轮宏观调控应当怎样去认识,我想说几点个人的体会。

  第一,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今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从总体上保持了速度增长较快,物价上涨温和可控,就业继续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良好的运行态势。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了93144亿元,同比增长9.5%。比上年同期加快0.6%,没有出现大的起伏。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1%,处于可控的范围,上来长势趋缓。新增就业人数774万,完成全年目标的86%。9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2%,进出口总额8285亿美元,同比增长36.7%。其中,出口增长35.3%,进口增长38.2%,顺差39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的金额487亿美元,增长21%。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5145亿美元,每年初增加1112亿美元。经济运行的效果继续提高,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实现了20369亿元,增长26.2%。收大于支32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72元,同比增长11.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110元,实际增长11.4%,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7.6%,这是多年以来同期增长最快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088亿元,同比增长39.8%。从经济效益看,无论是国家、企业、城乡居民个人收入效益都是很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得到进一步加强,经济生活中的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得到遏制。特别是粮食生产得到了加强,农业生产出现了重要专机,在夏粮增产4.8%的基础上,找到又增产8.8%。秋粮涨势良好,增产已经成了定局。我们将超额完成年初预定的910亿进的目标。可喜的是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遏制,前三季度投资同比增长27.7%,比一季度回落15.3%,部分过热行业的投资增数更是明显回落,钢铁水泥投资分别增长41.7%58.0%,比一季度分别回落了65.5和43.4%。与此同时,农民投资增长有所加快,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1.4%,比一季度加快了21%。电力、燃起、水、供应业同期增长48.2%,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以上情况表明,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确实很好,是多年来少有的,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二,既使有效的宏观调控,是良好经济形势的重要保证。去年这个时候人们正在对经济的冷与热展开讨论,对经济发展有着很多的忧虑。我们确实走过了很不平反的道路,之所以有今天这样好的局面,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特点重要的是,中央及时果断的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

  一,这一轮宏观调控的提出。从1993年到1997年,我们开始了五年反通货膨胀的斗争。1998年到2002年我们又经历了五年反通货紧缩压力的艰苦斗争。经过十年的调整加上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善,2003年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时期,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粮食生产滑坡。中国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解决超过世界20%人口吃饭的问题,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中国粮食产量从1949年2263亿斤,上升到1998年的10246亿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里有一种倾向往往容易掩盖另外一种倾向,粮食产量2003年降低到8614亿斤,于1998年历史最高水平相比减少了1633亿斤,退回到低于1991年的8706亿斤的水平,而这12年中,中国人口增长了1.34亿人。当时有点风吹草动就引起市场的振荡,去年十月份我国出现了部分地区盐格猛涨的情况,令人吃惊不少。好在国库有粮,及时稳定了粮食市场。这个信号强烈的提醒我们,在工业生产高速发展的时候,粮食增长缓慢,甚至粮食出现滑坡,这个表明第二产业的关系失衡,经济结构要出问题。第二产业规模过大,第一水平重复建设相当严重。去年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7%,是1995年增幅最高的一年。这一轮扩张的过程有它可观的原因,一是中国正处于城镇化提速,工业化,重工业化加快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二是国外境外加工工业正向中国转移。但城市建设等投资需求增长确实过快,带动了重工业的过快增长,反过来又拉动了钢铁、水泥等相关行业的投资,并进一步推动了整个投资规模的扩张。投资与重工业之间的循环,与社会工业相脱节。就会造成经济结构的扭曲,形成部分行业需求过剩,产生过剩两种泡沫,并且使得经济运行比较紧张。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就会导致部分企业倒闭,失业增加,最终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从而对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恢复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付出更大的代价。

  第三,乱用耕地现象相当突出,在生产诸要素中,用地扩张是造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重要根源。去年,一些地方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饭靠财政,发展靠土地。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去年投资过快增长是从大量征用土地开始的,所谓经营城市实质上就是经营土地,土地低进高出,就有钱高政绩工程,用廉价土地就可以招商引进,一些企业用相对低的成本获得了土地,又以土地做抵押获取贷款。这都是成了一些地方、企业实现投资扩张的重要条件。这次圈地运动规模之大,相当惊人,问题却是非常严重。其中,不少是风水宝地,高产两天。去年一年政府平衡之后,中国净损失耕地3806万亩,还造成大量的无地、无业,无社会保障的农民,这是一个重要的不稳定因素。一些地方不顾农民的根本利益,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在征地拆迁方面处理不当,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在土地的运作中还产生了一些腐败现象,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大量占用并极为粗暴的经营耕地,不仅推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也是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最直接的原因。面对这种形势,中央及时果断的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

  第二,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趋向。从根本上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为了映照中国经济发展沿着科学发展观的轨道前进。我们要发展,更要科学的发展。具体说,我们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加快发展。而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否则当有发展的愿望而没有科学的态度,势必事倍功半,甚至难以维继。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全面的把握发展是硬道理。

  第三,宏观调控的重点和实施。这一轮宏观调控的重点非常明确,一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二是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因而,在具体实施上也是条理清楚的。一方面严把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解决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这个突出矛盾。另一方面,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措施支持农业,特别是粮食增产,促进农民增收。在主要以经济手段进行调控的同时,还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认真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整顿各种开发区,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等等。针对中国经济并未出现全面过热的实际情况,中央没有简单的采取全面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而始终体现了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冷热兼治的要求。在宏观调控的操作层面上,减持了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十分注意调控的力度,时机和节奏的把握。表现出了高超的技巧,展示中国宏观调控的日趋成熟。这个宏观调控政策本身就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不允许也不会使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第四,这轮宏观调控更深层次的意义。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不仅仅体现在前面所说的经济指标上,更重要的是各地区、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调整发展思路,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自觉性。去年以来,经济生活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确实引起了人们深刻反思,如粮食生产和对耕地保护的重要性,以过渡消耗资源来换取经济增长的方式,终究是走不下去的,都在人们思想上引起了强烈震撼。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伟大实践,也给我们在科学发展观上面上了生动的一课,只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刻认识和更好的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规律,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历史将会证明,这一次的宏观调控是中国人们向现代化进军的长城路上喝了一杯情形剂,调整了一下跑步的方式,加了一次油,这方面的意义是非常重大而深远的。

  第五,宏观调控与深化改革的有机结合。中央对经济发展中多次出现投资盲目扩张,和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问题洞若观火。甚至,根的原因是体制不健全,法制不完善,增长方式粗放。这些问题的解决,当靠经济调控是不,还必须从改革入手,从根本上消除体制性、机制性的弊端,建立畅销机制。否则,旧病复发的可能性就会一直存在。正是处于这样一种深刻的考虑,在进行宏观调控的同时中央减持标本兼治,大力推进大项的重大改革。这次的宏观调控措施,和体制改革一开始就是密切配合的。比如在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促进农村增收方面既运用财政政策,加大对农民的各种补贴,又在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基础上进一步推出逐步取消农业税的重大改革措施。而且,及时扩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从体制上为发展孔也提供资金保障。特别是在粮食供求出现新情况的背景下,五月底中央果断出台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接着在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重要时刻,7月中旬又果断出台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一个粮食笼统体制改革及一个投资体制改革就是为什么发挥社会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如果安全传统的观念,在政府在加强经济调控的时期,推出这样一个改革是不可失意的,这确实需要巨大的气魄和胆略。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社会的高超技术。这个也是我党执政能力更加成熟和更加强大的表现。此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等多项重大改革举措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

  我们回过同来想,假如去年以来中央不才去这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就不会有今天这样好的形势,就可能出现投资失控,通货继续膨胀的严重局面。中国经济就可能出现大起大落,就要带来巨大的损失,这是我们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国际产业分工的总体格局之中,中国经济的好坏不仅是中国的事情,对世界经济也会产生相当的影响。值得庆幸和欣慰的是,由于中央调控措施及时、果断、有效,我们不仅有效的避免这一切的发生,而且赢得了今天这样一个大好局面。

  第三部分,关于宏观调控的几点认识。

  一,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们减持走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为了避免市场自身的弱点,也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尤其像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之中,市场发育很不完善,地区间的发展 不平衡,又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单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加强宏观调控现在尤为必要。

  二,宏观调控的目的是熨平经济运行的波动,实现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增长出现周期性变化和波动总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是经济持续增长时间的长短和波动程度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市场的因素,也取决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政府的调控。所以,宏观调控会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区别只在于不同情况下的调控力度和方向、方式等会有所不同。宏观调控没有完结的时候。

  三,不能把宏观调控简单的理解为就是紧缩。我们在1993年施行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998年又事实了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去年以来的这一轮宏观调控政策如前面所说,有保有压,有张有持的。所以不能简单把宏观调控理解就是紧缩及

  四,我们研究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必须以我过实际情况出发。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经济加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发展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和发展模式来衡量、判断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四部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基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我们在充分肯定经济发展形势的同时,还应当看到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要求相比,我们当前取得的成效还是阶段性的。经济运行中一些矛盾虽有缓解,但技术还不稳固,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当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第一巩固农业,特别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好形势。今年虽然出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但农业基础还是比较薄弱。当年的粮食产需关系仍然不稳定,粮食出现的结构矛盾还是比较突出。今年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因素,对明年的劳动作用可能有所减弱,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是很大的。需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支持力度。

  第二,要防止固定资产投资的反弹。目前,形成投资扩张冲动的机制还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较大,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多。前三季度在建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32.1%。新开工35332亿元,同比增长25.4%。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的任务还很艰巨,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反弹。

  第三,要密切关注价格走势。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90%左右是有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但还要看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涨幅是初月攀升的。9月份与同年已经上涨13.7%,比上个月扩大了0.8%,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需求旺盛,紧张的环境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另一方面,是受国际原油和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明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有可能是成本推动型的,应当予以密切关注。当前国际原油价格的保障,引起全世界的注目,及原因有地源政策和个案事件的影响,以及世界经济回升,需求增加等。但更主要的是由于国际垄断资本的操作,因为全球原油产能大于消费量的基本格局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最近发布的原油期货持仓报告,对冲基金的占有量占到世界原油市场的60%,原油的背后是美国。当前国际原油交易基本上都是以美元标价结算的,原油价格的保障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美元币值的下跌。因此,对原油价格的过分操作,不仅有可能使之演变为第四次世界石油危机,而且可能动摇美元的地位,引发国际金融体系的巨大振荡。由此带来的破坏性严重后果,绝不仅仅是哪一个国家的,而是全球性的。操作原油价格是在玩火,相信他们也不会走的太远。

  根据以上分析,我国宏观调控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必须继续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居心不动摇,工作不放松。后果一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令人感慨颇多。中国是个13亿人口的大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又处在快速转轨重要时期。在复杂和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可以总结很多宝贵的经验。一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成功也极大的增强我们信心,只要坚定不移的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努力奋斗,中国经济的列车就一定能够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胜利前进。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李德水局长,李德水局长可观的分析中国今年以来宏观经济的形势,深刻选择了国家实现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调控的重点,调控的目的和意义,对于我们继续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减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