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一分钱工程”的示范效应(市场观察)(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 08:14 人民网-市场报
  本报记者 王立嘉
一分钱工程”的示范效应(市场观察)(图)
本报记者 王立嘉提供

  “我们公司回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可每月生产再生颗粒60吨,每吨市场价格5000元左右,而市场需求量达到2000多吨。各家工厂堵着我们门口要货,我们现在只能这家给几吨、那家给几吨。”上海昆山保绿塑料资源再生处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黄隆滨在10月23日召开的“白色污染”治理对策研讨会上,介绍上海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回收情况时这样说,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容。

  北京环境科学学会为有效治理“白色污染”这个世界性难题,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白色污染”治理对策研讨会。会上来自全国的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人大和企业界的众多环保专家,共同探讨治理“白色污染”的新途径。同时通过全国各地在“白色污染”治理方面的经验与教训,特别是原国家经贸委六号令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该如何对待“六号令”的问题。建议:曾经对发泡塑料餐具进行回收利用的城市如北京、广州等可否在一定的条件下恢复对各种一次性塑料餐具(包括发泡塑料餐具)的回收利用系统。

  全面“禁白”回收停顿

  自从人民日报1990年4月5日在《白色灾害已出现端倪》一文中出现了“白色污染”这个词后,各种塑料制品,尤其是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等不可降解的塑料产品,就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虽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一次性餐具的方便令其用量不断地增加,全国各种形状的快餐餐具的年用量高达200亿只左右,但使用完后由于人们随意丢弃,给周围环境以及垃圾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北京市在1997年曾发了170号文件,开始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回收利用工作,回收率曾达6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北京市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造成的污染。

  但全国性发泡塑料餐具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如何解决,却一直是政府棘手的难题。加之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会产生“二恶英”的说法广泛传播,终于国家经贸委1999年出台了六号令(俗称“禁白令”),要求从2001年开始全面禁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同时国家技术监督总局提出并制订了《一次性可降解餐具通用技术条件》(GB18006.1-1999),并从2000年1月开始执行。这等于给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判了死刑,于是五花八门的“环保餐具”纷纷上马。这些“可降解”的餐具由于材质不统一,基本上无法使用原有系统回收,同时回收工作与“禁白令”的冲突之后,致使北京的塑料回收工作停顿。

  然而,时至今日,4年过去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超薄塑料袋屡禁不止,而各种“可降解”餐具,价格偏高,标准不一,很大一部分在设计上也存在缺陷。特别是不久前“毒餐盒”事件的发生后,国家质监总局检测部门对5种可降解餐具的多次抽查检测,表明这些均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许多产品不但达不到降解标准要求,而且还存在严重卫生质量隐患。另外,许多环保产品生产企业利用国家政策以及标准存在的漏洞,大量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甚至有毒环保餐具以及各种假冒的可降解塑料产品,给市场造成了极大的混乱,给消费者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这就让很多环保人士开始重新思考,全面“禁白”是否需要有所修订。

  “一分钱”的魅力

  就在北京回收工作停顿的同时,上海从北京取经,由政府牵头,开始大规模地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进行回收再利用,在建立一个良好的循环经济系统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个泡沫塑料餐盒,经回收再生,可制成1把尺子;3个可乐瓶回收再生,可制成1个“芭比娃娃”的头发……而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经过简单处理而成的再生颗粒更是很多企业急需的原料,甚至可以作为高跟鞋的添充物,每吨可以卖到5000元钱。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原来苏州河上厚达20到60厘米的水上“白地毯”消失了,原来泛滥成灾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退出了上海市民的视线,“白色污染”中的视觉污染首先得到了解决。这主要是源于上海政府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让一直以来人人喊打的“白色污染”,变成了很多上海人眼中的“财神爷”。

  2000年10月,上海政府为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推出的“1分钱工程”。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有管理部门向生产一次性塑料餐盒的厂家收取3分钱作为回收利用经费,其中的1分钱是支付给回收者的劳务费。就是这1分钱,把垃圾变成了商品。尝到甜头的回收者,甚至出现了几家抢一个垃圾桶的现象。

  上海市通过“一分钱工程”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进行回收,年回收餐盒超过2亿个,回收利用率高达70%,大大缓解了上海市的“白色污染”。实践证明上海市政府采取的“源头控制,回收利用,逐步禁止,鼓励替代”的政策是有效可行的。“白色污染”治理对策研讨会上的大部分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政策永远不能代替经济杠杆的作用。业内专家呼吁,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应当尽快制订有关包装废弃物治理的全国性法律法规来代替简单的行政命令,同时利用经济杠杆限制人们对各种塑料制品的滥用行为,并最终形成“法规支持、市场运作、科学治理、人人参与”的运行机制,以彻底有效地解决各种废塑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

  白色回收 绿色消费

  “白色污染”治理对策研讨会后,专家得出这样一个共识:造成“白色污染”屡禁不绝的原因是:各地对禁止发泡餐具及不降解塑料袋的政策不一致、文件缺乏执法依据以及处罚力度不大;对有关环保餐饮具以及可降解塑料袋的政策、市场及技术状况前期调研不够;有些设备制造和技术研究单位把不成熟,甚至完全不可行的技术引进、转让、出售,个别被套企业再套别人,形成了连环套,恶性循环等。与此同时,有些媒体和少数政府机构缺乏责任感,盲目推广宣传新产品、炒热点;企业跨行业、跨专业上项目,外行当内行,现买现卖;国家级产品质量标准不健全,检测引用标准混乱等,也对“白色污染”的泛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有关专家建议指出,第一应尽快建立一套既能限制塑料购物袋生产,又能控制其使用量的约束机制;第二要严厉打击制售劣质塑料袋的地下黑工厂、黑市场,不合格的塑料袋严禁进入市场。同时,提倡“绿色消费”,使消费者养成少用或重复使用购物袋的良好习惯。此外,科研机构应进行资源整合,联合开发研制功能良好,价格适中,又不会污染环境或污染较少的替代产品,方便市民生活;同时要尽快建立垃圾资源化系统,对废弃塑料进行合理处理和再生利用,形成资源化、无害化垃圾处理运行机制,并要逐步落实生产者、销售者及使用者对发泡塑料餐具的回收利用义务,把污染付费落到实处,建立完整的不依赖政府财政支持的回收利用运行机制。

  《市场报》 (2004年10月29日 第四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