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谁来拯救“中国第二长城”(热点关注)(组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 08:14 人民网-市场报
  本报记者 李忠峰
谁来拯救“中国第二长城”(热点关注)(组图)
疯狂采砂令鄱阳湖湿地面临生态失衡的严重危机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湿地是中国首批7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素有“珍禽王国”、“候鸟天堂”、“中国第二长城”之美名。然而,记者最近在江西调查采访时发现,湖区疯狂采砂,大面积种植杨树,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公开拍卖采砂权后,鄱阳湖面无序采砂现象日益猖獗

  江西省永修县吴城镇是整个鄱阳湖湿地的中心,也是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中心。10月15日,记者登临吴城“望鹤亭”,只见几只冒着浓烟的采砂船正在紧张作业,满载湖砂的船只也是穿梭不停。

  同行的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刘观华副局长告诉记者,这个草洲叫令公洲,位于修河和赣江交汇处,砂质很好,所以大型采砂船日夜不停地在此采砂。此前,令公洲是大鸨栖息地,近几年由于采砂已十分罕见。

  吴城镇五门村一位姓叶的村民告诉记者,自今年4月份以来,四艘大型采砂船日夜在官洲沿岸水域采集河砂,现已造成长200多米、宽50多米的草洲因泻方而塌陷。6月7日,村民叶修冲的一头母牛吃草时因草洲塌陷被淹死。

  村民们告诉记者,目前永修县对吴城周边的水域共分为7个采区进行拍卖,采砂者要一次性几十万到上千万不等的上缴承包金。其中7号采区的承包金最高,今年是1200万元。

  据介绍,鄱阳湖砂石原来无人问津。1998年长江禁砂后,各地挖砂船开始进入鄱阳湖,2001年鄱阳湖挖砂日益猖獗,据江西省水利部门透露,目前有上百条巨型“吸砂王”在鄱阳湖各个水域游弋,加上安徽、江苏等地涌入的几百艘小型挖砂船,鄱阳湖水面游荡着上千条挖砂船。记者了解到,在鄱阳湖周边的星子、都昌等县都存在无序采砂现象。

  星子县一位挖砂业主道出了鄱泊湖挖砂的惊人暴利:星子县水域常年可以挖砂,以每条大型挖砂船每天装满10条载重2000吨的运砂船计算,一天最少两万吨砂。当地有60个挖砂大泵船,一年挖砂300天,一年挖砂3.6亿吨。以5元一吨的低价在船上卖出,星子县每年挖砂的产值达10多亿元。砂石运到江浙沪等地区,价格还将翻几倍。目前鄱阳湖周边还没有哪个产业有这么大的油水。

  如今,鄱阳湖挖砂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眼中的“唐僧肉”,他们竟相将辖区水域的挖砂权进行拍卖,以增加财政收入。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渔政、工商、公安、航运、水利、海事等部门每年都要向采砂者收取可观的费用。

  无视国家有关规定,在湖区广种杨树,加剧生态恶化

  鄱阳湖湿地遭受的另一劫难是在湖区大面积种植杨树。

  记者在保护区核心的蚌湖、沙湖等湖区见到了成片杨树。据刘副局长介绍,目前在鄱阳湖湖区种植的杨树约有5万亩,在自然保护区内种植的杨树约有9000余亩。这些都是当地各级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所种,种植范围还在不断扩展。

  刘副局长告诉记者,从一开始在湖区种植速生杨,他们就和开发商、当地政府进行了交涉,然而收效甚微。一些地方领导不是置之不理,就是相互推诿。

  今年3月24日,江西省林业厅、水利厅联合发文,要求相关地方政府制止在鄱阳湖湖州滩地开展杨树造林,称在湖区造林不符合国家防洪法规、不符合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法规的规定,要求“已经种植的,应组织平毁,恢复原状”。然而,时至记者采访时发现,成片林依然存在。

  江西省林业厅高级工程师刘信中告诉记者,这种杨树为外来物种,大面积种植会引起湖区生态链的变化,会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会不利于鄱阳湖湿地及白鹤等珍惜物种生存环境的保护。

  刘副局长告诉记者,他们在走访时发现,其他破坏湿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新建县昌邑乡杨家港东侧昌邑大堤旁,已种上百亩水稻,而在湿地围湖造田是国家明文禁止的。

  专家指出,草洲是经过漫长时间才累积而成,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恢复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其中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珍禽王国”、“候鸟天堂”、“中国第二长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白鹤群体所在地,种群数量占全球95%以上。同时,这里还栖息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有白鹳、天鹅等13种被国际鸟类保护组织列为世界濒危物种的鸟类。

  江西省生态学会秘书长戴年华认为,现在挖砂已将鄱阳湖这一盆清水搅得浑浊不堪,有时比长江水还浑浊,湿地对污染的降解功能随之下降。同时也破坏了水底微生物———鱼类主要饵料的繁殖场所,破坏了鱼类的洄游通道、产卵场所及其宁静的生存环境,导致渔业资源日益衰退。

  而鄱阳湖的生态链很大程度要依靠丰富的渔业资源来维持。在湿地水生生物系统中,一个物种的消失将对这个系统中其他15种生物的生存产生重大影响,而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中极端重要的鱼虾,它们数量的急剧减少将会改变整个生态系统的面貌。

  “夏秋天水一色,冬春草洲无边”是对鄱阳湖壮观景色的写照。中国林科院的崔丽娟博士告诉记者,草洲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才累积而成,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得到恢复。

  鄱阳湖湿地管理由于牵涉面广、部门多,出现了九龙治水难治水的局面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今年6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对开垦占用湿地或改变湿地用途的,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2003年11月,江西省人大颁布了《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自2004年3月20日起正式实施。

  然而,鄱阳湖湿地的保护并未因政策的出台出现转机。

  江西省政府的参事宫正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是由于没有处理好湖区周边经济发展和湿地保护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主要职责是发展经济,需要求多利用资源,而资源利用过多,势必影响保护工作。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刘彬生局长认为,《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从某方面讲还没有很好的落实和监督。如条例规定要求省政府建立一个综合协调的部门管理鄱阳湖,至今仍未成立。多年来,鄱阳湖湿地管理由于牵涉面广、部门多,没有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出现了九龙治水,治不好水的局面。一些部门各自为政,有利就管。他举例说,如江西省水利部门共批准吴城镇7处可以进行采砂。官洲草洲属1号采区,即采砂是允许的;而江西省草地工作站、江西省草地监理站于今年8月2日联合发文,称在官洲采砂“构成对草洲的严重毁坏,违反了《草原法》”。

  刘局长还告诉记者,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224平方公里,仅占鄱阳湖区域的5%,在整个鄱阳湖区域,还散布着各级保护区十几个,各个保护区之间的界限不明确,甚至有相互包含的现象,而整个湿地保护的范围也不明确。这也是造成执法难的原因。

  “我们一年的经费只有80几万元,扣除员工工资,用在保护方面的资金微乎其微。”刘局长呼吁,“国家应该加大对鄱阳湖的投资,那将是民族的灾难。”仿照林业生态补偿基金一样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基金将有助于湿地的保护。

  记者就此事采访国家发改委,农经司林业处的一位女同志告诉记者,国家目前没有此方面的投资计划。

  国家林业局湿地处的鲍处长告诉记者,2001年以来国家已经投入近8000万元进行湿地保护,但依然任重道远。他透露,他们正会同国家有关部门计划制定国家湿地保护规划,“真正依靠的还是地方政府”。

  《市场报》 (2004年10月29日 第二版)
谁来拯救“中国第二长城”(热点关注)(组图)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