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亚太区最受欢迎的旅游地,但旅游者在中国的持卡消费却落后
本报讯记者 刘薇 报道:昨日,VISA国际组织中国区总经理熊安平亲临广州,作了亚太区最新入境旅游消费趋势的报告。他指出,中国和日本已成为亚太区区内旅游的最大客源国,中国、马来西亚和泰国则是最受欢迎的亚太地区旅游目的地。但与旅游的受欢迎程度相比,中国的国际卡受理环境还不是很理想,仍有很大成长空间。
而两年前,熊安平曾称“中国的信用卡市场远未成熟”,时隔两年,再度评价这个市场时,熊安平表示:“中国信用卡市场已经开始起步。”
中国最受旅游者青睐
VISA国际组织发布的这份报告全面分析了亚太区的旅游概况和旅游者使用VISA卡消费的情况。报告显示,2003年约有9000万旅游者游览了亚太地区,中国和日本是最大的客源国,而中国和马来西亚是最受欢迎的旅游地。“可以说,中国在亚太区旅游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熊安平指出,2003年,中国共吸引了1150万入境游客,同时也吸引了这些游客在中国使用VISA卡消费的近百亿元收入。在对通货膨胀进行调整后,从1999年到2003年的5年时间里,国际卡持卡人在中国消费总额的平均增长率为27%。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预计到2008年,中国的旅游收入将达到600亿美元。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图:目前,国内接受银行卡的50万家商户中,只有14万家可以受理VISA国际卡。Photocome供图
支付卡环境面临挑战
与巨大的旅游业发展潜力不相匹配的是,中国的国际卡受理环境尚不理想。虽然位居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排行榜之首,旅游者在中国的持卡消费却显得落后。
据VISA统计,2003年国际卡持卡人在中国消费总额为99.7亿元人民币(约合12亿美元),在八大旅游目的地国家中只排第五。目前,国内接受银行卡的50万家商户中,只有14万家可以受理VISA国际卡,“这显然制约了中国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受理环境的改善以及卡片的普及将为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带来巨大商机。”熊安平指出,在中国入境旅游消费中,用卡支付的比例尚不足10%,由于中国接受卡片支付的水平较低,国际旅游者在中国持卡消费的金额也较低。“但只要受理环境好了,别人自然会多花钱。”
有意思的是,中国持卡人使用VISA国际卡支付的单笔交易平均消费金额是最高的,这显示了国人出境游时较强的消费意愿。
中国信用卡市场开始起步
2003年年初,熊安平曾提出“中国发卡不少但交易少,信用卡市场远未成熟”的观点,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熊安平认为,国内信用卡市场已开始起步。“从两年前的几十万张贷记卡,到现在的五六百万张,这个市场发展很迅速。”他表示,VISA会与国内银行业一起大力发展银行卡市场。“截至2004年6月底,我们在中国的发卡量已超过290万张,占国内国际卡市场份额的70%,今后几年,我们的发展还会更快。”
此外,他指出,VISA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的发卡组织,而是“现金”。与中国银联则是“资源共享”的关系,不存在竞争和冲突。虽然两者性质非常相似,但银联侧重于国内平台,VISA则侧重于国际平台,“着重跨境交易”。
(观宇/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