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低估政策市 行情不会就此结束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08日 05:37 北京青年报 |
节前调整有利后市行情启动,市场总体还可以保持一个震荡向上的中线趋势 今天,是十一长假后开市的第一天,行情如何演绎成为市场各方极为关注的话题。 因为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普遍存在的观望心理使大盘走势更加沉闷和疲弱。沪指最低跌破了千四关口达到了1390.68点,成交量则更为萎缩,两个市场成交金额相加只有1 40亿元。政策多空因素交织,谁能对行情起到关键性影响?节前出现这样的走势,预示后市市场将走向何方呢?投资者该如何调整操作策略?哪些板块和个股具有投资价值? 针对这些大家关心的话题,本版特意邀请部分业内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您进行分析和解读。 如果将时间倒退一个月,在大盘没有放量反弹之前,有很多人预测股指最有可能出现转折的时机是在“十一”前后,因为这是市场面临诸方面变数最为集中的周期。 实际上股指见底比“十一”提前了半个月,但是,仍然回避不了“十一”长假前后充满动荡的走势。 节前股指基本上是从冲击1500点到回落1400点这个空间上的调整,但是市场最主要的特征并不是回调,而是快速的缩量。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两市成交总额仅仅在百亿左右,这已经相当接近于低迷时期的水平。 这说明,市场各方面的资金主力都处于一种观望的心态,这种观望与近期大盘正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有关,显然1500点关口能否突破对后市行情的演变非常重要。 短线调整来自三方面压力 投机筹码的短暂离场股指突破1400点开始进入震荡调整之后,就有投机筹码短线松动的迹象。而这些短线离场的筹码,大部分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散户,而是来自于对风险控制有一定要求的机构。 与9月上中旬机构短期内出现的净申购情况不太一样的是,9月下旬很多开放式基金出现了净赎回的局面。 一方面,不排除短线资金已经达到快速获利的收益要求而果断离场;另一方面,恐怕也因为基金净值短期内有大幅增长之后,很多机构投资者也选择了变现。毕竟长期下阴之后,很多人如惊弓之鸟,对风险控制十分重视。 偏偏股指的调整在技术面上来看十分标准,恰恰在冲击年线与1500点关口的结合位置后连续下行,上行途中的跳空缺口也成功回补。 这种走势对于对市场信心并不是很足的技术派来说,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压力。 再融资高潮挫伤人气虽然暂停了新股的发行,但是行情略有起色,上市公司的圈钱欲望又再度空前的膨胀。 这段时间有多家公司提出了增发、配股、转债的方案,从这一苗头来看很多上市公司似乎有点迫不及待。虽然行情走好一级市场的环境也比前期有所好转,但是在大病初愈的市场中仓促出手,无异于杀鸡取卵。 当然,十几家上市公司的再筹资方案也比不上宝钢(600019)、华夏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600015)这两家公司增发对市场的冲击。 宝钢增发余波未平,华夏银行卷土又来,市场中本来就有政策托市为圈钱做扣的担忧,宝钢、华夏此举无异于落人口实。 市场在未反弹之前,人们最担心的除了全流通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之外,恐怕就是这些大型公司无节制的筹资冲动;现在行情的转折刚刚开始,市场发生这样的事件无疑是挫伤人气。 其实,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大型国企改制上市恐怕会经历一个高潮,不仅仅是场内大盘股的再融资,场外大盘股的IPO对市场的压力也不小,但毕竟要等到市场恢复元气之后再动手才是最佳的时机,华夏银行此举确实是过于着急,对己对市场都不是很好的时机选择。 长假期间的政策变化不论人们如何讨论这一轮反弹行情是否是政策或者政策托市,至少短线的放量反弹离不开政策面的因素。 自从股指从底部启动之后,市场人士就纷纷猜测政策面还有哪些后招,但迄今为止除了分类表决制度这个与走势并不直接相关的利好出台之外,很多预想中的政策变化并没有出现。 “十一”长假七天,加上10月8日只有一个交易日,实际上市场将经历长达十天的缓冲周期,市场形成一种偏弱的观望走势也在情理之中。 不要低估政策市的力量 和很多人预料的一样,舆论界讨论的热点总是随着市场的风向而变,仅仅关于全流通一个问题就能看出市场的习惯。 见底转折之前舆论界对股权分置迟迟得不到解决批判得无以复加;而井喷行情出现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非常默契的闭口不谈,改谈政策市现象;当冲击1500失败短线深幅调整出现后,舆论讨论的焦点又成为不解决全流通单凭政策托市无效这个题目。 作为旁观者,对这样的游戏已经有点厌倦,市场舆论的焦点似乎总被大盘走势牵着鼻子走,在前瞻性方面总是做的不够。 我觉得市场的思想容易被引向两个极端,当行情走强时往往对政策面寄予过大的希望,一旦走势短线转弱又完全走向另一端成为一种无情地批判。 不对政策面寄予过高的希望是对的,但是也不能低估了政策市的力量,因为它已是目前走势的一个部分。 股市转折出现在暂停新股发行之后,出现在管理层明确表态之时,这就显然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是市场的筹资功能受到了威胁,而且在今后一段时间会因为某种因素继续受到冲击,出于保护的因素应该暂停并加以改善。 二是就算是政策托市,最核心的目的也只有一个,为将来可能出现的大规模融资做准备,希望股指能够一定程度上做定位上的恢复,有利于一级市场重新开放。 很多人现在在猜测所谓的利好组合拳有没有出现的可能,这就要看一级市场的处境有没有真正的好转,如果这个目标没有达到,政策面对股市的支持态度我想就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在中线的角度不能低估政策市的力量,过于悲观地看目前的短线调整。 行情不会就此结束 从“十一”前后的形势来看,股指面临的压力,归根到底还是来自于主力资金对后市行情的信心是否依旧充足。这个问题在短期内恐怕只有一种解决的方法,那就是政策面对股市的支持态度是否一如既往。 从管理层的角度,是无论如何也不希望有什么变数而打击刚刚有起色的股市,有相关利好辅助推出的可能性比较大。 所以,宏观环境可能有不利的因素,但是股市的政策面至少不可能是偏空的。 “十一”前的调整,对于前期的井喷行情来说固然是一种分水岭的作用;而对于“十一”后的市场走势,也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能量蓄积。 震荡不仅是对短线浮动筹码的消化,而且重新形成了市场的成交密集区,各主力机构的仓位也在这段时间有一定程度的调整,有利于后市行情的重新启动。 股指在1400点到1500点区域形成中线头部的可能性很小,市场在“十一”前后经历短线的震荡分化之后,前期走势较好的超跌绩差股以及明显仓位不稳定的部分大盘蓝筹股,在后市可能会成为做空的品种,投资者要注意回避。 除了这两个部分明显潜力不佳的品种之外,市场总体还可以保持一个震荡向上的中线趋势。 作者:徐胜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