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开始,广东木制卧室家具对美国出口“阻滞”,有关方面呼吁厂商给予重视
美国商务部今年6月19日初裁认定中国部分木制卧室家具“倾销”。记者昨天从海关了解到,虽然广东整体家具出口目前未受影响,今年1-8月对美国出口增幅达33.3%;但从7月开始,木制卧室家具对美国出口出现“阻滞”,这一态势值得广东厂家高度警惕。
已有企业退关
今年1-8月广东木制卧室家具出口2.6亿美元,保持增长28%,但相对今年上半年38.2%的增速,增幅已明显下降。行家分析,这是明显受到从7月开始的美国市场表现不佳的影响,美国“反倾销”对广东出口商的“杀伤力”逐渐增大。
据广东省内部分海关反映,受美国商务部初裁的影响,一些家具出口企业本来已经办结出口美国的相关海关手续,现在不得不申请办理退关手续,表明企业生意已经受到影响。
硬仗还在后头
今年1-8月,我国家具出口依然一片火爆,累计出口额比去年同期暴涨41%。家具大省广东的出口增长30.2%,占全国的比重为44.3%,对美国出口占全省家具出口总值的52.3%。
但有资深从业人士告诉记者,这种火爆局面有点“虚”,因为今年底美国要对我国家具倾销作终裁,很多美国经销商突击从我国进口,致使上半年省内一些生产输美家具的企业加班加点。
对广东家具商来说,更大的硬仗在年底。据悉,7月底美国商务部已派员到中国企业实地考察,预计在今年秋季晚些时候会根据厂商提供的资料和考察情况进行反倾销案的终裁。如果美商务部最终作出存在倾销行为的裁决,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在今年12月20日左右对从中国进口的家具对美国家具生产行业造成的实质性损害或者威胁进行最后裁定。此后,美国商务部将发布征收反倾销税的指令。
警惕骨牌效应
美国是广东家具的主要出口市场,全省家具约有一半出口美国,但木卧家具仅占全省家具出口总值的9.3%,其中对美出口木卧家具仅占5.4%。但此次反倾销案最值得广东家具商警惕的是,此次美国“反倾销”会否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近几年来,中国物美价廉的家具在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备受欢迎,我国家具出口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从1999年到2003年,我国家具出口5年内增长了1.7倍,平均年增长速度为28.1%。但中国家具出口的大幅增加,极易引起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以广东家具为例,除了对美国出口年均增长24.2%外,对欧盟出口也由1999年的1.6亿美元猛增至2003年的3.8亿美元,年均增长24.1%,欧盟是传统家具强国,这种快速增长极易招致报复;此外,更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广东企业对韩国的出口家具2139万美元,与1999年相比激增6.2倍,年均增长速度高达63.9%,中国家具以低价优势与韩国产家具展开激烈的竞争,已引起韩国媒体提出预警。
对此,海关表示,广东家具商应避免某一品种或对某一市场在短期内大量集中出口,从而引发其他家具市场对美国反倾销的效仿。
行业洗牌在即
被美国反倾销并不全是坏事。一些大型家具出口商就认为,只要积极应对,还可能从中赢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广东宜华木业股份有限公司今年1-8月累计出口增长3.2%,90%以上的产品为木制卧室家具,排在了广东木制卧室家具出口第一位,其对美国出口占了公司出口总额的94.8%。
该公司负责人对美国此次反倾销并不担忧,他表示,由于征收反倾销税令美国进口家具市场的供应量减少,价格提高,对于积极应诉并获得较低税率的大型家具企业来说相对有利,将可能令其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具体来讲,中国大企业只要力争将反倾销税率控制在10%以内,对出口的影响就不大。因此这次的反倾销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只要积极应诉争取到最低税率,还可能是一次扩大市场份额的好时机。
海关分析人士则表示,广东家具生产出口企业在积极降低反倾销影响的同时,中小型企业更应该另觅商机,大力开拓和发展其它出口市场,避免过分依赖美国市场。从今年1-8月的数据看,广东省家具企业对日本、英国、德国等市场的出口势头良好。
另一场遭遇战
除了美国反倾销,国内外对家具的环保要求日益提高,让广东家具面临第二场严峻考验。6月30日起,欧盟强制实施一项环保指令,输往欧盟的木材及木制品除CCA(加铬砷酸铜)外,不得使用其它含砷防腐剂,用CCA处理过的木制品则不得用作室内家具。而砷正是国内大部分家具厂处理木材及木制品防腐剂的重要元素。这为中国家具出口欧盟垒起一道高高的“门槛”。今年1-8月广东省对欧盟出口家具3.9亿美元,其中木制家具的有8952.6万美元,将直接受该指令影响。
我国首部“家具使用说明强制性标准”也将于10月1日开始实施。新标准要求家具厂商必须在说明书中对家具材质、性能和规格等进行说明。特别是对家具材料、涂料中实际含有的有毒或放射性物质等控制指标给予说明,在家具产品出售时要标明甲醛等有害物质的确切含量。近几年,环保指标成为消费者选购家具的重要参考因素,而环保因素也成为国外技术壁垒的突出主题,环保标准相对较低的中国家具面临严峻的挑战。
本报记者 姚志德 通讯员 叶瑜(观宇/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