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消费者节前冷眼看促销(新闻分析)(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4日 08:02 人民网-市场报
  本报记者 张然 实习生 张娟 董静
消费者节前冷眼看促销(新闻分析)(图)
  10月1日,食用油新标准将正式实施。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食用油市场刮起的降价风持续不止,包括大豆油、色拉油、玉米油、花生油等在内的众多食用油降价促销愈演愈烈。金龙鱼关于“1∶1∶1”的虚假广告被炒得沸沸扬扬,各食用油品牌,尤其是鲁花与金龙鱼之间的“口水战”也日益升级,食用油市场竞争已呈白热化状态。

  “新标准”实行顾客并不在意

  记者在近日走访了北京家乐福、美廉美、华联等超市,虽然众多品牌的食用油已经改头换面摆上了货架,但在食用油专柜前并没有出现人头攒动的景象。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改换包装后的食用油销量与过去差不多。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十多位消费者中,大部分都表示并不知道什么是新标准,反而纷纷询问记者新标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当记者简单地向他们解释后,一位姓任的女士说:“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新标准,也不会去追究‘压榨’、‘浸出’这些专有名词是什么意思,只要营养无害,价格适中就行,我们还是相信比较大的品牌。”

  记者在八里桥农贸市场问一个卖油的摊主:“你进货时知不知道已经启用新标准了?”

  “什么标准?没有标准就不吃啦?”他回答,“我只管低进低出,高进高出,标准变了,还不是那些油?”

  即使是中间商,对新标准也并不很在意,终端消费者的表现就更不在乎了。同样在八里桥农贸市场上,一个想买油的顾客告诉记者:“要真有新标准,你又怎么相信它呢?再说,我农民出身,自己肉眼会看,新标准不新标准的,贴什么标签都蒙不住我。”

  很明显,新标准的出台在短期内,不会对食用油市场的竞争格局带来大的影响,但各食用油品牌之间的竞争却以另一种方式越演越烈。

  “口水战”升级缘于市场激烈竞争

  与这种“新旧”之辨相近似,还有“营养”之争也继续打着拉锯战。

  近期,由金龙鱼的“1∶1∶1”的广告引发了一场中国食用油的营养标准之

  争。金龙鱼1∶1∶1调和油在广告中宣称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的中国国家标准高于欧美标准20倍,过量摄入容易形成肝中毒、肝昏迷乃至死亡,但实际上,金龙鱼1∶1∶1调和油里3种脂肪酸的真实比例却为0.27∶1∶1。这就涉及到金龙鱼是否进行了虚假宣传的问题。

  据悉,国内7家粮油名企已联名向国家工商总局和北京市工商局递交“紧急致函”,要求工商部门叫停金龙鱼广告,食用油口水战由此不断升级。

  嘉里粮油对外新闻发言人朱先生表示,与嘉里粮油签约的广告投放公司已经与市工商局进行了沟通,嘉里方面也已向市工商局递交了相关材料,目前,金龙鱼的生产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当记者问及如何看待这一事件时,朱先生表示,这只是各个品牌之间的一种竞争行为,金龙鱼并非有意进行虚假宣传。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食用油生产企业想尽招数互相攻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争夺市场。根据2003年食用油强势品牌调查报告显

  示,金龙鱼、鲁花和福临门三个品牌占据了市场占有率的前三位,共同把持了45.66%的市场份额。对大型油脂加工企业来讲,新标准的实施,不过就是换一个包装,对销售量并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新标准的实施客观上也提高了市场准入的门槛,大量产品质量低、设备落后的小型企业将会在有价无市的情况下遭到淘汰。

  供求压力价格回升有点难

  国庆、中秋“双节”传统销售旺季即将到来,并且由于近期原油涨价、严查公路超载等因素,导致物流成本平均比去年同期攀升超过30%。本来利润率并不高的食用油是否会在黄金周酝酿涨价风潮呢?北京古船油脂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食用油市场还将维持一段时间的低迷,短期内不可能回升。

  自八月底以来,各品牌食用油都纷纷降价促销,平均降幅超过了15%。此次降价风猛刮与10月1日起我国即将执行的食用植物油强制性国家标准有很大的关系。该项新标准主要针对花生油和大豆油,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明三项核心内容:一是生产工艺是“压榨”还是“浸出”;二是按品质将所有食用油分为四个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二级油),禁止只标注“烹调油”、“色拉油”作为等级;三是原料中的大豆如为转基因产品必须明确说明。上述三项内容如不在产品外包装上标出,将被禁售。随着大限的来临,商家希望借促销在新标准实施前将不符合新标准的存货“清仓”。

  但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因新标准实施而出现的这一轮降价不会持续太久。食用油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原料价格和供求关系。就国内而言,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今年国内油菜籽产量增加,突破历史新高,总产量比去年增长10%左右;豆产量预期增加到1800万吨,同比增加200万吨以上。据悉,到10月份还将会有大批进口大豆到港,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的大量压榨,使国内市场食用油供应量必然急剧增长,导致食用油市场价格难以回升。另一方面,最近国内一些进口商大量订购南美豆油,使得近期我国进口豆油到货量剧增,目前市场普遍预计九月份进口豆油到港量为35万吨,八九月份到港总量接近65万吨,明显高于今年上半年的平均水平。随着八九月份进口豆油到港数量的快速增长,我国将步入今年进口豆油到港最集中的阶段。由此也将对食用油价格产生进一步的压力。

  降价促销不会带来市场增量

  食用油市场降价风刮得如此猛烈,消费者有没有积极“响应”呢?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的家乐福、华联、美廉美等超市,当问及如何看待降价促销时,顾女士表示没有听说过新标准的事情,她告诉记者不管新包装还是旧包装,只要符合标准就行了,平时买得是哪种油现在还是买那一种,主要是看品牌和厂家。记者随机采访的大部分消费者都表示,并没有因为降价促销就多买。销售人员刘女士也告诉记者,虽然降价幅度较大,但并没有明显感觉到销售热潮,她说,黄金周期间销售量应该会有所上升,但食用油属于日常生活用品,大部分消费者都不会盲目地多采购。

  古船油脂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负责人说:“由于中外经销商早已看准双节黄金周这一商机,为满足国内食用油供应大量进口大豆、豆油,通过对油料进口及生产进度的计算,预计‘双节’期间食用油的供应相对较为充足,而消费者的需求量与采购量并不会有大幅度的上升,因此希望借旺销来拉动价格杠杆并不现实,短期内食用油价格恐怕很难回升。”

  《市场报》 (2004年09月24日 第二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