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在“商业银行发展基金业务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座谈会”上明确表示,支持商业银行发展基金业务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后,可发起各种专门类型的基金,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和各类债券型基金以及股权投资基金。
这无疑表明,个人投资者在委托专家理财方面又多了一种选择,对于市场上已经在运
作的证券投资基金面临着竞争的压力。
浙江利捷北京了望
价值投资
从操作思路来看,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一直是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按行业的循环周期来把握投资的主要方向,从前年的汽车,到去年的钢铁、石化,再到今年的煤炭、消费升级,基金经理们每年给市场投资者讲一个“故事”,引导投资的方向,先开始投资者倒是听得津津有味,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劲了,因为这些大盘蓝筹股基本上都是周期性行业,“故事”讲到精彩之处,往往就是行业周期的顶峰,先知先觉者就开始出货了,而基金却正讲得兴致正浓,结果就把自己给套在最高位了。跌的时候,基金又舍不得卖,或者卖不出去,到了低位,基金又受不了了,急于杀跌再去讲另一个故事。结果故事越讲越短,听故事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更麻烦的是证券市场基金市值高达几千亿,已经占市场的1/3,并且以后份额还会增加。这么多基金经理,这么多基金管理公司,这么多基金品种的投资理念却如此雷同,几乎看不出有多大的差异性。他们还为此发明了一个名词———“二八现象”、“一九现象”,也就是说整个市场只有不到20%的股票值得投资,所以,他们就只能将市场1/3的资金集中到那20%甚至10%的股票上,这样的投资效果从基金建仓阶段来看,是相当不错的,可是到出货阶段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么多基金都买的一样的股票,买的时候大家信心越来越足,可以分批买进,到出的时候就你盯着我,我盯着你,你要出我也得砸。最后都动弹不得,反倒是那些跟庄的私募基金和有经验的散户先跑了,赚了基金的钱。
两大缺陷
从可操作性来讲,基金重仓股有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机构资金的群集效应。由于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以及机构之间的理念趋同,大部分基金重仓股均出现机构共持的现象,前十大股东中基金和券商所占比重非常高。机构(尤其是基金)重复持股是国内市场优质上市公司资源稀缺的必然结果,但这些股票也因此波动性大大降低,资金推动效能极弱。在基本面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基金重仓股短期内很难走出窄幅波动状态。二是信息透明度较高,几乎不存在内幕交易,难以吸引投机资金进场。从某种意义上讲,基金重仓股已经具有成熟股市的许多特征,规范化程度比较高,不符合投机资金的暴利需要。而这一点从本轮的反弹行情中便可见一斑,基金重仓股在本次反弹中的表现并不突出,题材股和超跌股成为反弹主线。
以上这HXF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基金的投资理念也并非什么长期投资,最多只能算是中线阶段性投资。事实上,长期投资的实现必须要有条件支持。股权分置、基础法规不完善等等制度性问题,一直制约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市场的重大制度性风险始终没有释放。二是我国的证券市场仍然是资金推动型市场,光讲故事是不行的,基金目前的操作策略仍然是一种集体做庄的模式,要做庄就要考虑出货,而这正是投资基金应该向某些成功的私募基金学习的地方。
因此,要促进证券投资基金提高投资水平,最根本的一条是要让基金的管理费与基金投资收益挂上钩,只有这样才能使证券投资基金的差异性逐渐表现出来。
资料链接
投资购买决定
在当前基金尚未被大多数人认知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仅凭电视广告去买基金是很不合适的。
基金产品知识性强的特点难以在电视媒体上完整表达,受众也会因为信息表达不完整而难以作出投资购买的决定。试想,不到半分钟的广告能说明基金是怎么一回事情吗?国内有一基金公司在新基金发行期间在权威电视媒体上作了形象宣传,但是新基金销售并不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