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庆慧)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昨天发布最新的新兴市场研究报告,该机构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指出,从今年夏天开始,与油价攀升同步,国内通胀主力因素开始逐渐从食品转向包括燃料、电力、交通、房租、水、劳动力为主力的成本拉动。他不同意有些观点认为的通胀指数到达峰值观点,并预计通胀率在今年底或明年初上升至7%,央行将不得不调高利率,并在更长时间内继续实行货币紧缩政策。
陶冬认为,从今年4月开始的信贷调控从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经济的“窒息疗法”,“用‘掐脖子’断氧法对祛除病根无根治效果。尽管以目前月度经济数字看投资有所下降,但过度投资病根未去,更带来一系列资金断流现象。”一旦手一松,投资反弹立即出现。因此,从数量控制的信贷一刀切调控转向价格调控的第二轮调控会很快展开。
在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分析报告中,未来18个月,中国的基准利率可能会上升180-200个基点。陶冬进一步指出加息是必由之路。“目前国内货币环境仍处于3年前抗通缩状况,今天不加息就等于是减息,过去2个月数千亿元的资金离开银行体系,转向支持企业投资,这是十分危险的现象———这部分投资根本没有监管,一旦投资不能收回,将带来社会的不安定。”
陶冬担心,在宏观调控过程中,房地产面临最大的风险,经济硬还是软的着陆取决于房地产的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