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陈杰
昨天,首部《上海产业用地指南》出炉。今后,工业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将按照《上海产业用地指南》进行指标评估,主管部门可以对未达标的企业说“不”。
前不久,市经委会同市统计局、市房地局、市规划局等部门,对全市10000多家上规模
的生产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目前上海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产出的效益大约只相当于纽约、芝加哥、大阪和横滨的三分之一,或者东京的五分之一。而且不同的地区差异也很大。国家级工业区2003年每平方公里产生的效益为77亿元,而同期市级工业区和区级工业区每平方公里产生的效益却只有44亿元和12亿元。
《指南》出台之后,想要进入上海的工业区投资,企业必须先通过主管部门的土地使用情况评估。这种评估,将把企业用房的建筑面积、资金投入状况、产生经济效益都和使用土地的多少挂起钩来。《指南》中规定,企业的这三项指标都不应该低于该行业的推荐值。
虽然《指南》并不是强制性规范,但市经委工业区管理处副处长周强表示,投资前进行土地评估现在已经开始执行。操作实例如何判定企业可否落户比如,一家落户在某市级开发区的总资产1600万元的制药厂,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年销售额基本保持在1600万元,经营状况还不错。但是,按照三个指标算一算,把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比一下,发现企业的建筑容积率只有0.36,低于全市0.48的平均水平,与市级开发区的行业推荐值0.72差了一半。反映投入资金和土地之间关系的投资强度,这家药厂是每平方公里投资32亿元,和行业推荐值80亿元有相当的差距。而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效益折算下来是每平方公里产出30亿元,比《指南》规定的推荐值低了一半还多。主管部门的结论是:该厂整体产出水平偏低,厂房土地没有集约使用,土地投资强度不高,不适合落户在该开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