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时报评论】金融创新需要内外环境匹配(组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0日 09:56 财经时报
【时报评论】金融创新需要内外环境匹配(组图)
【时报评论】金融创新需要内外环境匹配(组图)
【时报评论】金融创新需要内外环境匹配(组图)
  首先需要金融机构的内在动力和经营实力,一个传统业务(如银行存贷业务)风险尚未有效控制的金融机构,如何指望能在创新方面有所造诣?

  经过十多年的长足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日渐成熟,金融产品创新也渐入佳境。股市、债券、黄金、期货、外汇、基金、银行的中间理财产品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大有走向“百花齐放”之势。

  不过,这对于中国目前高额的居民储蓄仍不足挂齿。截至7月底,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1.4万亿元,相当于中国2003年的GDP产值。而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金融机构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等种种原因,多数居民还是将他们的血汗钱放在银行,而不是消费其他金融产品。

  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不仅制约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也限制了中国实业界的发展和功能拓展。尤其是在目前储蓄“负收益”时代,居民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其储蓄资产不断缩水;对于银行而言,由于居民储蓄囤积在负债表上,其盈利的压力也非可小视。

  目前金融机构产品创新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缘于目前的决策制度。由于金融产品创品还受到行政束缚,诸如产品推出时需要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同时又没有明确需要哪些部门批,结果谁都要管,谁也都可以不管,导致新金融产品没有长达几年的经历很难问世。更不用说一些新的金融市场的开拓,最近推出的一系列期货商品,都经历了多年的漫长审批过程。

  此外,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批新金融产品的短寿,也使市场各方对金融创新心有余悸。尤其是决策层,由于一些产品摔了跟头,出了一些问题,造成了一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影响,于是,决策方面对金融创新的审慎态度近乎谨小慎微。

  再有,金融产品的定价问题也是目前制约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金融产品的定价本应由市场决定,但由于中国的基准利率尚未有效形成,结果导致投资者对收益和风险的评价失度,理性投资依据缺失。比如目前火透上海的外汇结构存款,投资者几乎无从评判其风险所在,更谈不上怎样的收益预期才能覆盖他们所承负的风险。

  近几年,情况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尤其是在央行力推利率市场化、不断完善市场基准利率体系、银监会独立行使监管职能的前提下,中国金融创新的外部环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改善。这或许也是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上海高调鼓励金融创新,并表示积极为之创造条件的原因所在。

  “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中,新兴市场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过一点挫折没什么可怕,摔了跤爬起来再走。”周小川对金融创新似乎踌躇满志。

  他建议,中国下一步应为金融创新建立有利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关键在于首先要调整政府和市场参与者的角色定位。政府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市场建设、市场监管和对参与市场的金融机构内控的监管,而不是监管具体金融产品,大部分金融产品都应该让市场来考验;政府是推进金融创新的条件,金融公司自己定价,只要对市场的风险有所认识,不应该有过多的干涉。

  显然,金融创新事关全局。没有创新,金融机构就不可能有理想的利润;没有创新,过高的储蓄率就永远是银行的无法推卸的风险;没有创新,直接与间接融资比例就无从得以调整;没有创新,资本市场的残缺就不可能获得补正。

  但是必须意识到,金融创新首先需要金融机构的内在动力和经营实力。其实人们很难想象,一个传统业务(如银行存贷业务)风险尚未有效控制的金融机构,又如何指望他们能在创新方面有所造诣?

  创新还需要中国的金融机构彻底转变经营机制。

  前不久,《财经时报》认真了解了花旗银行的“信贷官”制度。在我们看来,这样一个制度,将信贷管理、风险防范、市场需求发现以及新产品研发、营销等各个环节浑然一体,形成强大经营能力,国内银行尚无可比。因此,要创新就要首先有创新的机制,而绝非简单的“拿来主义”,简单照抄国外。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