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农产品贸易首现逆差(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 13:0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王凤君 实习记者 刘徽 北京报道

  “农产品出现贸易逆差与我国粮食库存达到历史最低有直接关系。”

  “政策影响”还不是农产品贸易产生逆差的唯一原因,业内人士认为,形形色色的贸易壁垒也越来越成为令中国农产品出口防不胜防的隐形杀手。

  就在人们为今年以来中国实行的一系列富农政策欢呼时,中国农产品出口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中国农业部的一份报告称,今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首次出现了逆差,逆差达到37.3亿美元。报告指出,尽管中国在2004年上半年出口了价值106.2亿美元的农产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近11%,但是农产品进口量更高,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2.5%,达到创纪录的143.5亿美元。

  而截止到2003年的前八年时间里,中国平均每年农产品贸易顺差为43亿美元。

  政策影响出口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一大农业生产国,而且曾经是世界第二大谷类生产国(次于美国)和第三大谷类出口国。

  中国农产品突然间出现的贸易赤字,不能不让人惊讶,且很容易让人与国内的粮食产量、粮食库存这两个问题联系起来。“农产品出现贸易逆差与我国粮食库存达到历史最低有直接关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经济研究室孙东升博士指出。

  2003年,中国粮食产量降到13年来的最低,同比下降约6个百分点,约为4.306亿吨。同年,中国粮食库存也处于197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甚至不足当年消费量的30%,比过去30年来59.4%的平均水平低约一半。而2003年的供求缺口更是高达当年消费量的13.4%。

  为此,中国政府今年初实施了一系列刺激粮食增收的措施,包括减免税收、对农民以现金方式进行直接补贴等。同时,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方面,中国政府减少了主要农产品的出口配额。

  黑龙江省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办公室张经理透露,由于国家今年限制大米出口,从年初到现在他们公司还没有出口一粒大米。而他们往年出口大米量都在20万—30万吨。

  据了解,今年中国政府为了保证国内大米供应,采取了一方面限制出口,另一方面加大进口的严格措施。

  业内人士透露,2004年中国大米出口预计比上年减少30万吨(为120万吨),而进口则达到100万吨。而实际情况似乎比这还要槽,因为即使像黑龙江农垦局这样当地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商,他们今年出口的大米也是“相当少”,而且只是用去年没有用完的配额。

  作为和大米一样的大宗贸易产品小麦,在进出口贸易上,中国政府更是积极鼓励大量进口。

  2003年,中国小麦产量为8600万吨,比2002年减少了5个百分点,比5年来的平均值低了15个百分点,创下了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今年4月份,中国政府对进口小麦开始免征13%的增值税。

  中国粮食进出口总公司有关人士对媒体透露,对小麦进口采取免增值税的办法,仅是短时间内采取的临时措施,适用期限要视小麦市场供求与价格波动状况而定。

  但是这个办法连同海运费价格的逐步回落使得进口小麦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使进口增大。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累计出口小麦55.58万吨,同比增加23.48%。而今年上半年累计进口小麦却达到411.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80%。

  防不胜防的“绿色壁垒”

  不过,“政策影响”还不是农产品贸易产生逆差的唯一原因,业内人士认为,形形色色的贸易壁垒也越来越成为令中国农产品出口防不胜防的隐形杀手。

  “现在出口的压力越来越大了。”浙江省农业厅对外经济协作办公室科长许关桐说,这主要是来自于发达国家众多的贸易壁垒,因为这方面原因,现在浙江绿茶出口总额已较前两年少了几个亿。

  而来自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的消息称,近年来中国茶叶出口遭遇严重“绿色壁垒”。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不断制定的更严格和更广泛之标准,正导致中国茶叶出口明显下降。

  不仅如此,去年欧盟禁止动物源性产品进口,造成浙江省虾仁出口欧盟全面受阻。今年1至4月,我国冻鸡出口量比去年减少近一半。

  不过事情也有另外一面。在减少粮食出口的前提下,中国政府正设法推进水产品、禽肉、园艺等农产品大量出口。2003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水产品出口国。

  但这样巨大的出口优势,却也正在被层层贸易壁垒所抹杀。

  据海关统计资料显示,今年1-4月份,我国水产品对日本和韩国的出口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9.58%和9.43%。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下滑速度是少见的。

  商务部一项调查也表明,食品土特产和畜牧产品出口行业中89.7%的受调查企业称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82%的企业称减少了市场份额,而35%的企业则称被挤出市场。去年,中国农产品因“技术壁垒”而遭受的损失达到95亿美元。

  “很多国家在进口上都卡得很严,层层把关,而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就弱得多。”对外经贸大学经济学家夏友富认为,这最后导致该出的出不去,不该进的却大量涌进来。

  而相关政府部门在进出口“攻守”方面的态度似乎也值得推究。比如美国的鸡杂碎进入到中国的有几十万吨,而中国到现在一吨也不能出口到美国。

  “在对待目前俄罗斯实行的国别配额上,我们的有关部门也几乎就是听之任之。”夏说,这明摆着就是国家歧视。2003年,俄罗斯给美国50多万吨禽肉配额,只给中国3000吨配额,这一数量还不足去年我国对俄罗斯实际出口量的十分之一。今年俄罗斯给美国70多万吨的配额,给中国的却只有几万吨。几个国家加在一起,中国今年才得到6万—8万吨禽肉配额。

  “在国际贸易上,任何一个机会都应该去争取。”夏友富说,“我们加入WTO既有义务也有权利,不能只执行义务就放弃了应有的权利。”

  逆差增长将带来冲击

  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出现,让很多业内人士担心国内农产品市场将会受到很大冲击,导致通货膨胀和众多人员失业。

  “出口上升通常会增加出口国的就业,进口上升则产生相反影响。”一业内人士说。

  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则表示,“这种贸易逆差很正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著名国际贸易专家程国强解释,这个结果只是半年的统计数字,并不是全年的,所以现在就说今年农产品贸易出现逆差还为时过早。

  农业部官员表示,考虑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作出的承诺,关税税率配额的实施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农产品贸易出现逆差并不令人惊奇。

  但是,不管怎样,随着农产品配额和关税的逐步放开,中国农产品恐怕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可以高枕无忧。

  根据入世协议的规定,2005年免税进口小麦每年可达900多万吨,占中国小麦产量差不多10%,亦即城市居民消费量的1/4强。近年来国际小麦价格基本和国内的价格差不多,但是进口小麦的质量和纯度都优于国产小麦,国产小麦在国内市场上将遇到的激烈竞争是可以想像的。

  此外,从整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农产品企业总体规模小,食物资源粗加工多、深加工少、综合利用水平低;食品市场、食品工业与农业原料基地产业链未真正形成;加工技术落后,行业标准体系、质量控制体系也不完备,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较多。

  2001年,我国农产品外贸出口额170亿美元左右,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6.6%,占世界的3%。而经深加工后出口的农产品只占到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2%。

  所以,虽然禽肉、园艺、水产等农产品出口可以暂时弥补粮食出口的不足,暂时提高中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但这些“非主流”的农产品是否能挑起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大梁,目前还是个问号。

  据专家测算,农产品出口每年直接解决中国1600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山东省2001年全省农民人均增收140元,其中70元是来自于农产品出口。“一旦贸易逆差增长,势必会对中国农业带来不小冲击。”夏友富说。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