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债券 > 新基金业 > 正文
 
新股发行改革基金体现话语权 未必会是香饽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1日 05:57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新股发行将全面引入询价制度了。在新股发行中吃过苦(申购有上限,影响大基金单位收益),受过益(直接提升了基金的无风险收益),违过规(超比例申购)的基金公司到底会受到多少影响呢?作为目前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群体,他们又是如何来看待这个话语权所赋予的内涵的呢?

  专业化强度进一步提升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玉兰油欧莱雅6折起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富国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陈继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指出,这对基金的整体要求、专业判断能力是个极大的考验,未来基金公司的专业化强度将会进一步提升。

  陈继武认为,在新的发行机制下,基金公司的综合实力将得到体现。这其中不仅包括了对公司基本面的判断,还结合了市场波动,发行环境等诸多相关影响当期价格的综合因素,可以说是研究、投资一体化实力的反映。从某种角度来说,基金公司的压力增加了。因为,基金公司在面对机遇的同时,挑战和风险也明显增大了。不同的公司在不断的判断结果下,选择结果出现背离都不是稀奇之事。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新发行机制下,基金公司专业化强度提升的另一方面将体现在术业有专攻方面。目前,多只债券型基金的契约中包括了股票投资、尤其是新股申购的条款,这在过去的市场体制环境下的确为基金的收益带来了实在的效果。然而,暂时的不合理毕竟不能代表应有的趋势。在打破了这块无风险收益之后,未来将有助于低风险基金更多地回归本源,从业务中去挖掘风险对应的回报,而不再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了。

  体现机构话语权

  根据拟议中的发行改革计划,基金公司一个很直接的感受是,机构在定价机制中的话语权从此有望得到真正体现。

  据悉,目前正在广泛征求意见的新发行方式中,包括基金公司、QFII等众多专业机构的价格判断将会对最终的发行价确定起关键作用。这其中,目前市场最活跃的机构投资者--基金公司显然是最主要的代表。

  之所以向机构投资者倾斜话语权,在于相比较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显然有资源和能力去研究和判断。而有别于原先在大盘股发行中已经采用的询价定价模式,基金公司由于有望确保摘得其中的一块而成为较密切的挂钩群体,从而在主观上加强专业定价的职责。这也可能是基金公司受到特定照顾的一个重要考虑。

  对于新股发行的最新改革,基金总体还是持欢迎态度的。因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基金只是被动选择的境况。沪上一基金公司的资深基金经理表示,虽然不能说基金公司提供的定价一定是最合理的,但相对而言能作出更职业的判断,这是由于这个行业的职业特点和赖以生存的环境所决定。

  未必一定就是香饽饽

  尽管有望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获得新股,但基金公司并不简单认为这一定就是一个香饽饽。理由很简单,既然新股的无风险收益已经被打破,那么,由此取得的配售权在理论上就存在着风险。

  一位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鉴于讨论稿中还有3个月禁售期的安排,更增加了风险度。按他理解,改革的目的并不是要给基金公司一个特权,而是希望借助日渐强大的机构投资者的力量,逐步地引入国际市场的发行机制安排。不仅如此,他同时指出,牛市和熊市的反映不一。在新的发行机制下,如果市场偏弱的话,一般而言,机构投资者的判断仍会比较谨慎,同时跌破发行价的风险也会上升。

  事实上,无论是目前的机制,还是改革后的模式,基金公司都有着自己的发言权。并非所有的新股都跌破发行价就很说明问题,而之所以给予基金公司更大的话语权,是期待目前市场上最大的主流投资群体能在取得权利的同时更大限度地发挥其监督和激励作用。

  基金公司增加新股定价发言权并不在制度上确保了其继续稳收一级市场的胜利果实。几乎所有的基金经理都表示,按质论价应该是新机制下的核心。好股票卖高价,差股票卖低价格是市场化定价模式下的结果。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新的发行方式的确让基金公司更多地增加了一些主动性,但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已久的上市公司优质资源匮乏的本质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基金公司投资中的诸多困扰,需要解开的结还有很多很多。(上海证券报 记者王炯)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新股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