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郎咸平质疑顾雏军 > 正文
 
不再冷眼旁观 上海经济学家对郎咸平说“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1日 09:03 上海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黄梅)近日,郎咸平对海尔、格林柯尔、TCL等企业的一系列“炮轰”在市场上引起越来越大的波澜。而国内经济学者们却反常地表现出“冷眼旁观”的姿态。昨日,终于有经济学者表示自己对此事“有话要说”。

  不要把企业家作为敌人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国际著名金融专家、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汪康懋博士明确表示“学者不能把企业家作为敌人!”汪康懋指出,郎咸平的做法显然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是有失偏颇的。

  他还认为,郎咸平对我国企业家的定位———职业经理人———并将其比喻为企业‘保姆’的说法是错的,“比如张瑞敏等,这一批人应被视为‘创业者’,而非‘职业经理人’。”他认为,张瑞敏等“创业者”靠实力和本事调用各种资源,做的是把“茅草房”变成“高楼大厦”的工作;而职业经理人则是企业做强后聘用的人。汪康懋建议,在产权处理上,企业完全可以采用“股权奖励”的方法,这既能达到激励企业家斗志的目的,也防止了流失情况的发生,而郎这种会伤害到企业家的做法是不对的。

  学术研究不应轻易公示

  复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军认为,郎咸平对国资、国企、国有股的一系列发问,都是经济学者们很关心的问题,但他指出,郎的做法已超出了学术研究的范畴,而进入市场范畴,而这是不严谨的,是对企业的一种不负责任。

  张军表示,郎做的是一种“案例分析”,是在有限的数据基础上作分析、推测,从而提出猜测和假说。“这种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深入企业内部去论证。”张军认为,郎咸平并未真正进入企业,因此,研究的结论不够成熟,还停留在猜测层面,不应该“急于求成”地公诸于众。

  同时,张军指出,对于体制改革过程的问题,我国的经济学者一直处于激烈的争论中,然而,这种争论不适宜过早进入大众的视野,“在我国,静悄悄的变革往往比轰动式变革更易成功些。”

  相关报道:

  顾雏军郎咸平公案反思 经济学界为何集体失语?

  相关专题:

  郎咸平质疑顾雏军


邮件订阅:
《新浪股市特快专递》正在举办有奖订阅活动。请在下面填写您的E-mail地址,您将有机会获得神秘礼物
Email: 订阅 退订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