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大连电视台《第一访谈》 > 正文
 
把脉软件人才培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0日 14:45 大连电视台

  

HP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孙振耀

  企业需要怎样的软件人才?

  孙振耀:对人本身的尊重、沟通的能力、分工合作,以及有一个非常积极的工作态度。

  学校教育存在怎样的盲点?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刘积仁:我们忽略了很多除了知识以外的环节的这种教育。

  如何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趋势的合格人才?

  软件人才教育应遵循怎样的发展思路与创新模式?

  教育部、北大软件学院、IBM、惠普、东软相关人士智慧碰撞,

  探讨最新、最具实战价值的解决方案。

  访谈背景:

  2003年,中国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633亿元, 2004年,这个数字将继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然而,这个产业也正在遭遇人才缺乏的尴尬:每年至少存在20万软件人才的缺口,而且,这个缺口还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扩大;同时,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出,综合能力、应用能力较强的软件人才,尤其是国际化软件人才严重不足。第二届软交会期间,中国教育部官员、知名学者、著名企业家尖峰对话,结合软件产业发展现状,把脉软件人才培养。

  画外——

  2004年7月29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2004国际IT人才教育培训高峰论坛正在开讲。这里汇聚着政府高层、教育专家、知名学者和国内外IT企业领袖。围绕 “探寻IT教育新路,推动软件产业持续发展”,这些业界的高端人物,共同分析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IT人才结构和需求变化,研讨如何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实用人才以及同人力资源市场对接等问题。

  字幕:企业声音——企业需求的变化与学校教育的盲点

  画外——

  软件业的第一资源就是人才,中国软件人才严重缺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一方面学校在竭尽全力地培养人才,另一方面软件企业却痛感人才的缺乏。这个缺口除了数量上的不足之外,软件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也跟企业的需求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那么软件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软件人才呢?本次论坛上,世界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IBM、位居全球IT市场前三甲的HP、中国领先的软件与解决方案提供商东软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现场——

  Grace Kuo IBM大中华区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学校成功的地方是一个知识的传输,学校成功的地方也是一个非常集中的,或者是很有专注的、focus的一些教育,那是属于知识方面的,我觉得学校其实现在可以加强的就是说现在全球化,那我们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能够跟世界接轨,这个是说学生在所谓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然后到最后他能够总结统合的能力,这个方面来讲就是说,在学校里面,我觉得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培训。

  孙振耀 HP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我们在这个暑假,我们有一个叫暑期的学生营。我们招聘的大概五六十位在念大学的学生,到惠普公司参加这一个多月的暑期的学生营,这个训练课程里面有一个就是叫拓展训练,就让学生参加很多的活动,希望能够培养他们知道如何互相分工合作。我觉得在企业的环境里面,对人本身的尊重、沟通的能力、分工合作,以及有一个非常积极的工作态度,这些都是我们在培养过程里面非常专注的,我想这也是我们很多还没毕业的学生可能要特别关注的事情。在学校所学到的大部分是技能跟知识,对一个所谓价值观以及对如何去培养自己的价值观,如何把自己的价值观用有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的机会可能比较少一点。

  刘积仁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我们在传统的大学里面,在强调我们知识的结构的时候,我们忽略了很多除了知识以外的环节的教育。比如说IBM讲它用人的几大要素,我把它列起来看:客户为尊,勇于负责,沟通的能力,团队的协力,值得信赖,自我趋动,热诚、适应性、创造性,这些话加在一起,大概没有几个是C++和Java;那么这些字都是我们在教育里面所应该进行的,但是我们传统的教育是没有的。这种教育的方式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我谈一下东软企业的感受。我们每一年花很多钱要进行我们叫始业教育,比如说我一般给学生讲的第一堂课是,各位,欢迎你们到东软来,首先我要讲的是什么是企业,什么是一个员工在企业的基本的行为,什么是团队,什么是你的职业生涯的一个设计,什么叫做把你的知识跟市场的一种结合。在这个方面,一个企业每一年都要花很多钱,我们一年都是几百万,或者是加在一起可能上千万的各个方面培训的费用、顾问咨询的费用来解决这些问题。

  画外——

  软件企业一个普遍的共识是:一方面,IT知识升级换代之快要大大超过人们的想象,学校传授的知识经常赶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另一方面,知识无疑是重要的,但绝对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对于培养一个最终要进入企业工作的软件人才来讲,学校还有许多需要教育的内容。这种内容的更新、升级,其前提实际上是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和培养方法的创新。

  现场——

  Grace Kuo IBM大中华区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我自己的感觉就是说,中国的教育可能更需要更开放一些,更有一些所谓的互动性。因为互动其实是一种分工的开始,是一种互相激发出火花的开始。所以在学校的教育里,我觉得这个方面来讲,我们可以再加强的地方就是说,我们怎么样用一些实战的例子在这个课堂上面,让这个学生及早地能够理解企业到底是怎么回事,除了知识以外,他可以及早地进入所谓的社会大学。

  孙振耀 HP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每一家企业它怎么样去激发员工的潜力,每一家企业的方法都不太一样。惠普公司的方法是说,我给你一个很清楚的目标,给你很清楚的评

  测标准,给你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里面你自己把任务完成,你自己要想办法找资源,自己解决问题,你有问题你再回来找我们,我们是这样一个方式去完成。所以我就觉得学校里面如果能够多做一点,就是对这个工作方法的一些基本的训练,我觉得是更好的。

  刘积仁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如果我们的教育跟企业能够变成一个无缝的联接,能够变成我们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从事外包的体系,能够定向地为企业开发这些资源,我们所有的软件企业就会变得更有效率,而我们的学院就会变得更为欢迎。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的IT教育的模式,围绕着学生的价值,围绕着市场,围绕着我们的学生毕业了之后,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不仅仅是就业,更高质量的就业,我想在这个方面是我们现在学校的机制必须要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片花——

  画外——

  面对市场更高、更多样化的需求,原有的教育体制显然力不从心。2001年12月,教育部和原国家计委在35所著名高校启动了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设工作,探索新的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这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办学特色体现在:着重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软件人才,办学方式灵活,在教材、教师队伍、学生实习等方面实现与产业的互动。随需应变,软件人才教育的改变已经开始。

  字幕:教育界与学者声音——软件人才培养目标从研究型转移到面向产业需求

  现场——

  陈钟 北京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他们所讲到的问题,对于教育工作者来看,就是说你怎么样走出学科型,变成一个面向产业、面向工业界的方式。我想这里边我可能会讲八个字,一个是企业参与教育,教育要去理解企业,企业要支持教育,教育服务于企业。

  画外——

  陈钟,博士生导师,北大软件学院院长,曾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青鸟工程”研发工作,创办北大青鸟集团并担任技术总监,担任北大青鸟寰宇公司第一任总裁,实现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2003年全国软件学院中期评估,北大软件学院综合评比名列第一,被誉为“示范性软件学院中的示范”。

  现场——

  陈钟 北京大学软件学院院长:那么在参与、支持和理解与服务的关系上面,又有很多的办法,当然北大的软件学院我们可能把这个推到了极致。比方说我们打破了学科的概念,我们现在实际上理解的是IT的广谱的人才体系,而不只是编程人员,所以这样的话,我们实际上就已经涉及到了软件工程、电子工程、甚至艺术和管理,把这些边界都已经把它模糊掉了,然后培养这种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和国际化的人才。那么跟企业的合作里边,我们说推到极致是怎么样的?我们现在设了7个系,那这7个系的系主任我们全部从企业来聘任。比方说在座的这位IBM,我相信Grace认识Frank Tone(童缙),他原来是IBM大中华区软件部的总经理,曾经在IBM从业了32年,去年的时候我在圣何塞跟他见了面以后,他10月份就加入了我们的软件学院,是我们的电子服务系的系主任。我们怎么样设计一个训练和课程的体系,我们怎么样运用企业的资源来支持?我举个例子说做系统集成,那我们有多少教授有系统集成的经验呢?他可能不会去做,否则他就不会去做研究了;但是IBM大概派了六位不同行业的系统集成资深的人员,来给我们上一门课,他们带来了非常好的实际的案例和教学,这些方面我相信这些学生,又经过他们的这样的一种训练的话,在座的企业,我相信他们肯定会欢迎这样的学生的。

  画外——

  教材的动态更新、课程设置的科学灵活,案例分析量的增大,项目实践时间的增加等等这些,都是示范性软件学院所做的探索和实践。而在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中,教师队伍的改变是一个重要因素,说到底,是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改变。

  现场——

  刘积仁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我们学校里面的教师也正在面临着一个自我学习的挑战,他们如何提升他们自己的能力,或者说如何改变他们传统的这种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他为中心的这种方式,这是我们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画外——

  刘积仁的经历与陈钟有些相似,都是以教授身份下海创业;不同的是,如今刘积仁出入于企业界与教育界,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东北大学副校长,而IT教育与培训也是东软集团的业务领域之一。继2000年创办中国第一所校企联办的IT学府——大连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之后,2004年5月,东软再次与东北大学携手创办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

  现场——

  刘:大学离市场太远的背后是谁离市场太远?是教授们离市场太远,现在我经常开一个玩笑:我们的教授正在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市场当冲击了每一个角落甚至是政府的时候,我们大学能够独立于市场这样一个板块,我们确实有一批幸运的教授和教师能够继续从事在这个行业上。

  陈钟 北京大学软件学院院长:那现在企业需要的人刚才他们都描述了一下,IQ、EQ,有很多的东西,那如果我们的教师、我们的体系是一成不变的,他永远不会培养出这样的人来;那么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人才,我们教师用人的制度发生了改变,那么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比方说,我还是拿北大软件学院来举例子,我们的教师是全球聘任,我们只有20%的教师是北大最精英的部分,他们永远在基础上面是老大;我们有40%的全球聘任的老师,他是既有学术又有工业界经验的人;那么这还不够,剩下还空着40%,我们就准备请Grace Kuo或者是孙总裁来我们学校给学生教书,来教育他们。

  王继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先生提到的就是说我们教师的机制问题了。实际上我们看美国、西方,它们的教师、教授,像哈佛,他都是从学校里来,到企业去,办企业,办完企业我接着再到学校来,然后再到企业界、商界。他这种经历是很丰富的,商业的经验和学习的经验是很丰富的,这里边就有一个身份的限制。去年国家召开这么高规格的人才工作会议,七个常委都参加了。那么我们就是有一个观念提出过,一定要打破用工的身份界限。你是教师,你是学者,那么一辈子就从小学熬,从讲师熬到副教授,从副教授熬到教授。

  陈:在教育界更明显,不是说下海,下海淋一身水上来,晒干了还是原来的;我们叫下油锅,炸了以后再上来就不是那个样子了。

  王:对对,我国目前这个体系,从教育、从学界下海到商界,相对来说是你个人行为比较容易,但如果你从商界再回到大学当教授,这个门槛是非常的难。

  陈:他刚才说的这个情况,我们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比方说我们现在怎么认定他的教授、副教授的资格,他能不能指导研究生。

  王:我们去年讲的统筹协调发展观,那实际上我们有农民工和城市这种差别,有着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差别,同样如果我们从企业、就是从商界再到学界,这个差别是非常大的,很难跨过去的。我想这也是我们人力资源政策应该解决的,劳动用工制度应该解决的政策问题。

  陈:在北大我想可能也是在努力解决的一个示范,我们也利用这个示范的政策,比方说学校给我软件学院就有一个独立聘用客座教授认定的这样一个方式,大家看到我坐在这儿还像教授的样子,其实我也当过上市公司的总裁,这也说明北大这个宽容性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片花——

  画外——

  根据国际经验,软件人才高级、中级、初级的比例应该是1:4:7,呈金字塔形,而我国现有的软件人才结构是高级人才4万人,中级人才20万人,初级人才10万人,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既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的人员。加快建设软件技术学校是培养企业大量需要的软件蓝领人才的一条捷径,目前教育部已经选择部分高校,支持试办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而软件人才培养的另一个渠道则是职业培训。

  字幕:教育部声音——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

  现场——

  葛道凯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我想教育和教育培养的人和企业需要的人,中间是有联系但是又有区别的。作为教育来说,它服务的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所有的企业和社会;对于一个具体的企业来说,我所需要的一定是特定的人才,一定是有特定的岗位需求、特定的技能要求和特定的素质要求。大家知道前两年,我们媒体炒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就是我们上海20万年薪、40万年薪要招一个高级工,说我们现在学校不能够给他们培养,认为是教育的失败。我想这本身认识是有误区的。如果大家仔细想一想, 20万年薪或者40万年薪要招一个高级工,这个高级工是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他能够直接去胜任的吗?不可能。不仅中国不可能,世界任何国家都是不可能的。那么他所要招的一定是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10年、20年,而且做出突出成绩的、有心得、有体会的这样的人。学校教育刚才郭女士和孙先生都谈到了,学校教育我们要培养知识,要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素质,这是郭女士特别强调的;我们孙总也强调了,我们还要强调给他们一定的技能,但不管怎么说,主要还是打基础,立足于培养人的基础上培养人才。

  那么这些学校出来的人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完全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是不现实的,我认为是不现实的,中间一定要有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培训。

  画外——

  一方面,更高层次的软件人才需要在实践中成长历练,不可能由高校直接培养出来;另一方面,学历教育每年培养的软件人才数是7万,到 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专业人才80万人,而目前我国软件人才只有34万人。因此,推动产业化的IT职业教育,是解决软件人才匮乏问题的有效途径。如今,IT已经成为国内第二大培训热门,排名仅次于经济学。据统计,2004年IT培训市场将达到22亿元,初步具有产业规模。

  现场——

  葛道凯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培训更多的我认为是社会的职能,是企业的职能。

  孙振耀 HP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那么惠普公司进一步的培训过程、培养过程,基本上是以社会的人才为基础,那么根据惠普公司自己内部的需要,以及它工作战略目标的需要,我们必须制定一系列的课程。这不是我们代表我们对教育工作的否定,事实上所有的教育都是为惠普公司的人才建立一个非常扎实的基础,我们更加强的是对惠普公司要完成它任务所需要技能跟知识的培训,我想是一个紧密的无缝结合的一种关系。

  葛道凯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当然因为IBM和惠普都是大公司,对于很多小公司它们没有这样的能力,需要社会上有相应的机构来完成这个培训任务,而且培训本身就是一个市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校可以提供很多的支持,因为他们有很多智力的优势,同时也需要我们的企业,方方面面的企业,比如IBM和惠普,也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来共同完成中间这个培训的过程。我今天真的非常非常高兴孙总介绍的。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除了就业前的、职前的教育以外,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职后的教育更重要,继续教育更重要。所以我们的大公司对继续教育也是非常重视,我想这个也是作为我们国内的企业需要借鉴和学习的。那么对于教育的改革,我们不能说因为我们企业已经做了很多,我们就可以推卸我们的责任。我们的教育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走向,就是要和企业更多地结合,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前提下,希望能够和社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