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民营银行重在制度创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3日 02:29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邓聿文 在中国,发展民营银行虽然首先是为着解决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但是,其主要意义却是在制度创新方面 纵观境内外民营银行的发展历程,其失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即市场准入
日前,由广厦集团、吉利集团等多家民营企业参股组建的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浙江商业银行在杭州进入试营业中。据悉,浙商银行初步计划用3-5年时间将其业务网络基本覆盖全国。目前该行个人储蓄业务已经开始。 在中国,发展民营银行虽然首先是为着解决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但是,其主要意义却是在制度创新方面。也就是说,在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情况下,组建一些民营银行,让民营银行来挑战国有银行,逐步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局面,并使国有银行在竞争中完善自身的运行和监管机制。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规模很小的民营银行在制度创新上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在实际业务上对国有银行的挑战。 民营银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按市场机制自主运作,不受政府干预,这是其相比国有银行的优势所在。但这一优势的发挥是以健全的信用环境、发达的金融市场和有效的监管体系为前提的。纵观境内外民营银行的发展历程,其失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即市场准入不规范、监管机制不健全、特权集团介入、内部人控制和关联企业贷款。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年来,在金融改革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商业银行。据统计,早在2002年,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已分别占全国商业银行的两成以上,尽管在中小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中,各级财政、国有独资或国家控股企业等国有股的比例还比较高,但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已经参股其中。 可以说,目前在建立民营银行方面,民间并不缺少资金,而是缺少政策法规环境。民营银行要得到一个比较大的发展,还必须在下述几个方面取得共识和突破。 一是民营银行的准入法规。中国人口众多,国土辽阔,究竟要多少家民营银行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如果中国只需要十几家民营银行,那么审批的问题不大。如果估计需要200到300家,那么应该由谁来审批?在目前的行政审批制度下,银行审批权会造成相当大的权钱交易的寻租空间。因此,我们必须要研究建立一套金融市场准入的竞争规则。 二是民营银行的监管法规。目前,金融界不正之风相当严重,我们是否能够设计出一套机制来获得银行运行的真实信息?不仅如此,银行的监管法规还必须做到对各种所有制的金融机构一视同仁,创造一个清晰、公平的竞争规则。而为了达到有效监管的目标,必须实现金融监管的多元化。这是需要时间和智慧的。 三是民营银行的破产法规。民营银行必须有退出机制,但由谁来执行银行的破产清算,由谁来出示“黄牌”?如何在破产程序中保证广大储户的利益?如何才能够防止把民营银行的风险集中到中央银行?等等这些问题应当在设计时有所防范。 中国的民营银行从提出到建立,用了整整10多年的时间。现在,浙江商业银行的破茧而出,也许意味着一个民营银行的时代会在不远的将来来到。毕竟从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势来说,建立民营银行是大势所趋。所以,对民营银行的发展,我们应持一种乐观的态度。 (作者单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8月13日 第二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