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七百件宝贝凝聚西湖情(生活逸事)(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6日 05:30 人民网-市场报
  陈炜 王霁
征集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市民送来的关于西湖的物品。

  李忠摄

  为把西湖的历史生动完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为更好地研究和保护西湖,2004年6月,西湖文献征集工作全面展开。截至7月底,工作组共征集到西湖相关书籍502本,老照片222张,拓片16幅,工艺品6件,地图1张及塔砖1块。每一次征集过程都演绎着一段感人故事。

  聋哑老人和“三潭娃娃”

  第一次注意到沈元炎这个名字,是在西湖博物馆公展的留言册上。手机号码旁写着一句:请发短消息。这位年近70岁的聋哑老人在得知西湖文献征集活动后,主动寄去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表示愿意捐赠自己的折纸作品。

  在沈老家的客厅,一座秀丽的“三潭”造型和可爱的“三潭娃娃”分外吸引人。据沈老介绍,“三潭”造型高80厘米,直径35厘米,重约3公斤,是用5352枚工艺彩纸,历时一个多月才完成。接着,沈老还热情展示了一幅旧版的《杭州西湖详图》和72张珍贵的西湖胜景老照片。在工作人员表示想征集他的收藏后,沈老不假思索地提笔写下了:“愿意无偿捐赠”6个字。

  临走时,沈老还用笔告诉工作人员,他现在正在制作雷峰塔的折纸工艺品。等到西湖博物馆开馆,他会把这件工艺品赠送给博物馆。

  一百多首亲笔写的西湖诗

  不久前的一个中午,气温高达39摄氏度。西湖文献征集办公室里走进一位老人,汗流浃背。老人名叫潘文卿,他说他一早就从武林门冒着酷暑骑车来到征集办,因为不认识路,兜了几个大圈子一路打听才找到的。

  顾不上吃中饭,潘文卿老人急急地从挎包里捧出一只瓷盘。乳白色的盘面上,刻着岳母刺字的图案。据老人说,这是他自己设计并烧制的瓷盘。他说家里还烧制有更大的瓷盘,只要需要,他愿意一起捐赠出来。

  “孤山一角放鹤亭,梅香花名林逋瞑。万物静观乐世醒,诗集和靖留后亭。”苍劲有力的笔画出自一位名叫张恩来的老人之手。西湖文献征集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听说征集西湖文献的消息后,张恩来老人先后寄来了三封信,信中附了一百多首描写西湖历史景致的诗词,其中还有不少是老人亲笔所写。张老先生说,他没什么西湖的宝贝,只有这些诗词送给征集办。

  征集“宝贝”跑掉了鞋底

  西湖文献征集办设在于谦祠旁。征集工作开始后,工作人员克服了高温、交通不便等诸多困难,一次次奔波在征集的路上。征集办没有食堂,工作人员都自己带着干粮来上班,有时一碗方便面就打发了。一个多月来,几乎所有人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据悉,近来从兰溪、衢州、上海等地传来了有关西湖文献的信息,征集办工作人员又马不停蹄地上路了。

  杭州以西湖而名,因西湖而兴,西湖文献征集活动还将继续进行。无论是书、照片、工艺品,还是拓片、地图,只要与西湖有关的物件,都属于征集范畴之内。

  《市场报》 (2004年08月06日 第二十一版)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无线精彩 无线雅典 走入香港梦想之都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赵薇邹雪纠纷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