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头脑要灵活(投资非洲)(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30日 04:22 人民网-市场报 | |||||||||||
笔者在非洲曾经遇到这样一个事例,国内一家企业带着纺织品到非洲展销,因花色品种不被当地消费者看好,出现滞销现象,后经专家指点,在产品上印有当地田园风光或醒目的领导人头像,结果在许多国家出现供不应求现象。非洲消费者还喜欢产品外包装印有当地民族语言说明,中国有的企业不了解这一点,运去产品滞销,造成积压,结果亏本。产品包装方面也大有学问,如上海生产的手帕因包装精美,在尼日利亚、加纳等国售价为2至3美元1块,而1只手帕国内成本价格不过0.5元人民币,可见增值多少。 开拓非洲市场,首先要派人甚至组团到有关国家进行市场调查,熟悉环境,精通当地有关法律、法规和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市场情况、交通服务设施甚至风俗礼仪等。双方签署合同务必严谨,要有通过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意识,不可草率行事,否则要吃哑巴亏。其次,在非洲搞贸易,要先从小规模入手,派一个小型贸易组到非洲组织展销会,或者在当地设点售货,推销产品,让非洲人认识并喜欢中国产品,再扩大经营范围,积累一定资金规模后再选择经营目标或投资方向。非洲商人一般订货批量小,与对方交往中,切勿感到油水不大,怕麻烦,不愿做,甚至人家来电、来函定货也不理睬。在非洲要广交朋友,处在人生地疏环境,多交一些朋友,可以了解当地情况,获得市场信息。 有的中国企业家认为,有的非洲人非常傻,特别笨,做生意容易蒙骗他们。其实,这种想法是十分幼稚的,非洲人非常精明,不大容易上当。在非洲国家,普遍沿用西方国家的质量体制,对产品质量要求严格,如果某些中国企业认为向非洲出口可以放松质量要求,甚至以次充好或假冒伪劣商品,其结果只会损害中国产品信誉,造成非洲国家宁愿出高价从欧洲进口同类产品,也不愿购买中国商品。因此,到非洲从事经贸活动或投资建厂,要讲求为商之道,注重产品质量,树立良好形象,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个体经营者在俄罗斯市场发生的悲剧决不可在非洲重演。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企业在非洲,绝对不能在那里搞掠夺性开发,为了赚钱就不惜一切手段。既然非洲人将中国人看成朋友,中国人就不要自己将自己的形象搞坏了。到了非洲后,中国人千万不要搞自己的人窝里斗。中国人在非洲,要注意形象,要讲究信誉,要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开发好非洲这个前景广阔的市场。 总之,只要采取务实的态度,扎扎实实地在非洲开展经营活动,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市场报》 (2004年07月30日 第十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