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市场经济与中国税收”高层论坛 > 正文
 

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史耀斌先生发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24日 13:25 新浪财经

  

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史耀斌先生发言

“市场经济与中国税收”高层论坛2004年4月24日至25日在京举办,图为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史耀斌先生发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中国税收高层论坛(2004)——市场经济与中国税收2004年年会于4月24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专家俱乐部举行,以下为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史耀斌先生发言:

  张迪恳:感谢丛明先生对中国宏观经济包括在宏观经济下中国宏观政策、税收政策进行的精采演讲。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党中央确立下来,税制改革具体怎么执行,具体会怎样的走向,下面欢迎中国税制的财政和改革具体设计和执行单位,财政
部税政司副司长史耀斌先生做精采的演讲。

  史耀斌:谢谢主持人,也感谢各位的嘉宾、领导以及专家学者和与会的各位同仁,刚才张总编讲我们是财税改革的设计者,这不敢当,我们只是做一些具体的工作,是参与者。今天能有机会在中国税收高层论坛上,当然我所讲的或者我今天的发言只代表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另外主要是想谈一下在我们从事税收政策和税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感觉和感想。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叫做税收与经济的互动性、与税收体制的改革。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题目呢?这个题目可能和我们在这次论坛里面选择的12个题目好象不是非常的具体的,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论坛上,我想利用这个题目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

  第一,税收与经济的互动性,是进行税收制度改革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前提条件。实际上在前一个阶段,上一个部分,在开幕式上几位领导包括有名的专家也都提到税收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这一点不用我说大家都清楚,但是如果说真正把税收和经济的互动性体现在税收制度改革里面,实际上还是需要认真的、非常具体的把它加以分析,而且要加以落实。大家可能都非常的知道,这一轮的税收制度的改革,或者大家所关注的税收制度改革今后的这种走向,实际上已经被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已经概括了,或者已经决定了。但是怎样做?内容是怎样?在税制改革里面内容要考虑哪些?因素可以从税收和经济的互动性里面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前提条件。

  严格来讲,经济决定税收,这一点大家非常的清楚。返过来讲,税收对经济也有相当的促进作用,或者是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影响,也可以是负面的影响。实际上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来说,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间接到宏观调控,现在最主要的政府手段主要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无非是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在收入里面,由于百分之九十四、五以上的收入来自税收的政策,财政的政策实际上就是税收政策,这种税收政策,在整个中国经济政府转轨的形势,我认为在某种角度上来讲,政府利用税收手段来调控经济,可能要比用利率或者用手段来得更直接一些。大家知道国有银行正在进行改制,不良贷款很多,国有企业也很多,所以这种利率杠杆的信号作用和刺激作用,我自己的看法,可能在一段时间可能还不是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因为非常的直接。因此我们对税收、对经济的影响还是要充分的认识到,比如今天上午项部长也提到了,98年为了避免通货紧缩造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我们实行了什么样的税收政策,出口退税的政策,利息税的政策,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等。中间从98年到现在这里面我们又做了很多税收政策的调整,随着我们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税收和国际间的影响这种协调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大家知道最近有关税收在国际贸易上有一个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美国已经向WTO提出了我们对集成电路芯片、增值税集中退税的概率,这说明我们税率对经济的作用影响面越来越宽,也有一种观点,过分的夸大税收对经济的作用也不行,我是做实际工作的,在实际工作里面,我们经常看到或者经常收到要求税收政策要配合什么什么,要促进什么什么,提出了很多很多的税收政策的要求,或者税收的优惠政策。

  实际上,从某一个角度来讲,比如我是做另外一个工作的,我提出税收应该怎样促进,看起来应该没有问题的。但是假如都汇总在一起,我们都从事税收政策的研究、制定或者参与工作,我们就会看到几乎所有各个方面都对税收政策提出了一些要求优惠、要求减免,或者要求体现这个行业、这个事业,甚至企业的特点。实际上税收的普惠制就没有优惠了。我自己的想法有一种观点,既要看到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又不能过分夸大,如果过分夸大的观点假如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的话,恐怕税收政策也好,税收制度的完整性也好恐怕就会受到侵蚀。

  第二个想法,税收制度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经济科学发展为目的。现在大家都知道十六大确定了我们今后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目标是要改变过去的对外发展观念和科学的发展观,以持续稳定增长,而以协调发展作为今后发展的目标,我们税收来讲,税收制度改革也好,必须以促进或者落实达到这样的目的,为我们的税收改革的目的,如此以外我们没有任何目的,我们也不可能也不应该有别的目的,因此这里面首先要体现社会稳定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上午刘仲藜部长也提到经济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环境发展和教育、科技创新、经济的全球化,这些都需要协调发展,都需要在五个统筹之内、框架进行考虑,因此税收制度的改革就是要以整个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我们的目的,作为我们的基础来落实。

  第三,税收制度的改革,应该是统筹考虑,但是要分步实施。刚才卢中原先生和丛明先生都提到了,整个税收制度的改革,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里面提到八个内容,这都是应该落实和应该加以改革的,不可能在一个时期之内,也不可能这几项改革齐头并进,要分步实施,但分步实施又要统筹考虑。比如增值税和所得税方面如果进行改革是怎样的关系?不但要考虑税种之间的关系,而且要考虑到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我们财政和税收,只要动一下税收制度,是否引起财政体制的变化,如果这些因素不考虑或者考虑不周的话,在整个实施里面或者在操作上就有很多问题会出现,所以必须要统筹考虑,分步实施。

  另外,从我自己工作的过程里面感觉到,实际上我们的税收制度改革应该分两大层次或者两大类别,一个就是税制结构的改革,如果从理论上来讲,就属于税制优化的层面或者税制优化的范畴,也就是说,统筹考虑,整个中国税收制度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税种,到底什么样的税种作为主体税种,这要统筹考虑。第二个层次,在第一个层次的前提下具体税种的改革,作为日常工作来讲,还有税收制度的调整。属于税收制度的调整,不属于税收改革的范畴。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税收制度改革的决定里面充分体现优化税收和具体税种的改革结合,也体现了长远和现实考虑的相结合,比如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改革,作为这些改革就属于整个税收制度结构优化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考虑。对农业税制的改革,包括对物业税制的改革,以及包括对整个中央和地方税制管理权限划分的改革,就体现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之间的协调,所以,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税制改革的决定做,但是这里面具体的内容和具体的因素还是有很多需要去非常详细和具体的考虑。

  从工作上来讲,不光是目前,实际上一段时间以内,我们一直和国家税务总局在所得税方面进行企业所得税法,国家税务总局的王总也是这方面的领导,一直在起草企业所得税法,也在研究三中全会已经落实和已经决定的改进的具体内容和措施,包括提到增值税转型的问题以及率先在东北试点、率先推进的问题。在整个工作里面充分体会到确确实实要把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和经济决定税收的情况,以及现在社会经济对税收制度改革的要求一定要考虑在内,税收制度确确实实如郑新立先生所讲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一项基本制度,不可能在一年、二年变一次,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一段时间的经济需求和现实需求。比如在企业所得税里面,必须考虑周边的国家、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目前的需求水平是怎样的需求水平?经济全球化里面,如何体现经济全球化对税收制度的要求,比如说我们现在有很多很多的,我也知道包括税务所,包括一些研究所,甚至包括一些其他的咨询公司实际上有一项业务,在国外也有一项业务,比如负责策划的问题,实际上这就是合理避税的问题。但是对税收制度来讲,我们叫什么呢?怎样在复杂的经济环境里面,怎样在新设计的新税法里面体现反避税的要求或者这种因素。还有国际上最近几年一直在研究而且实际上也已经落实到税法里面的,比如资本弱化的问题,避免股息和红利重复征税的问题,等等等等,这些因素都要求我们进行实际工作里面必须加以充分的考虑,而且要具体的落实下来。在这个过程里面从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方面纷纷听取和了解了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还会在今后工作里面继续听取意见,以便使我们草案和各种方案各家完备,不仅仅是企业所得税,其他的方案我们仍然如此。

  由于今天是作为一个论坛,特别是我们有一些工作还处于正在进行过程中,所以这里面我也不能给大家谈一些具体的想法。我只是讲一下我们在工作中的感觉和一些体会,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谅解,而且希望今后工作里面更多取得大家的支持,谢谢。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