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作客新浪聊天实录(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0月15日 17:06 新浪财经 | |
从副部长到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的心路历程 主持人:我昨天上网,发现有网友在上面评论您的照片,说龙部长长得真帅。有这样一个问题,说您原来是外经贸部的副部长,WTO的谈判代表,现在是博鳌亚洲论坛的秘书长,您如何看待这个转变的?感觉到有落差还是更自由了? 龙永图:工作岗位的变化本来是很平常的事情,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其他很多国家,一个人从一个岗位转向另一个岗位,应该是很平常的事情,大家都应该用平常心来对待。当今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社会,基本上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政府,一个是企业,一个是非政府组织,这三方面支撑了整个社会,所以一个人从政府到企业,从企业到非政府组织,再从非政府组织回到政府,这种人才的流动,是整个社会发展,人才得到充分发展的很正常的流动,我们老百姓对这种人才的流动不应该觉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西方的很多高官,头一天还是国务卿,或者是财政部长,第二天就成了大学的校长,美国很有名的财政部长就做了大学校长,美国安全司的助理下面之后当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基辛格大家都知道,他实际上是一个大的咨询公司的主席,角色的喜欢在其他国家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对这些事情应该认为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社会上有一种观念应该改变,比如说从政府出来的,到企业里,都会想他是不是下岗了,是不是要赚钱啊,这还是反映了中国长期的观念,只有当官才是最光宗耀祖的事情,这种观念需要逐步的改变,才能形成人才流动的局面,才能使我们中国的人才辈出。 主持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可能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这样的情况,比如说政府的高管出任非政府组织的什么职务,或者是民间的,或者是学界的。 龙永图:或者很多教授,我们有很多的市长、省长,都是从教授当了政府的高官,当然这种流动很少,所以大家都感觉到不是很适应。 主持人:财经界的首脑和领袖来讲,确实有它的特殊性,被公众关注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有一种说法,格林斯潘过马路,整个美国的财经界都要振动一下,一个人在某一个职位上发挥作用,这还是很不同的,您就任这样一个新的职务,一个新的位置上,您有什么目标? 龙永图:我就想把博鳌亚洲论坛成为亚洲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高级论坛,在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整合各种资源,使亚洲博鳌论坛具有非常重量级的地位。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只有二三十人,社会资源却非常丰富,一个企业也好,一个组织也好,不在于自己能够控制的资源有多少,而是能够整合的资源有多少,有多大的网络,多大的社会关系,多大的凝聚力,整合各种资源,为这个企业的宗旨服务,所以整合资源问题应该提到每一个企业领导、政府领导,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些非政府组织领导的议事日程上。我们跑了十几个国家,就是要整合亚洲优秀的人才,和他们建立非常好的关系,他们就非常愿意接受我们的邀请,你想在亚洲论坛培养第一名的金融学家,第一名货币问题专家,第一名媒体问题的专家,是不可能的,经过夺取十几年的谈判,认识了很多人,包括国外的一些大企业,还有一些高官,还有一些学者,对于我来讲,我认为我的资源就是过去的这些关系,在这些关系的基础上整合这些资源,为亚洲博鳌论坛服务。所以现在我跑得比较多,出差甚至比部里当领导的时候还要多,主要是因为现在处在创建的阶段,必须花很大的精力建立一个庞大的关系网络、资源网络,为这样一个组织的生命力工作。 主持人:您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尽可能把您个人的资源嫁接到亚洲博鳌论坛上。 龙永图:而且要扩大这些资源。 主持人:您是不是希望您领导的亚洲博鳌论坛成为亚洲经济政策信号发布权威的平台,或者成为亚洲一些意见的领袖? 龙永图:希望这样做,但是能不能做到还要看我们的努力,亚洲的经济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也就是说,研究亚洲问题在全球有很大的市场,很多人关注亚洲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这样的前提下,研究亚洲经济,为亚洲经济的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所以市场非常大。 做一件事情,比如说一个工厂的厂长也好,最关注的是他生产的产品是不是有市场,我们博鳌亚洲论坛讨论的问题,是不是有市场,是不是全世界都关注,都愿意来参加你的会议,或者关心你这个会议讨论的成果,这是博鳌亚洲论坛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英语有一句话,就是需求推动,就是有这样一个需求,对亚洲问题的关心有非常重大的需求,想知道中国发展的情况,亚洲发展的情况,不管做生意的也好,投资的也好,合乎研究重大经济问题的也好,政治家们,都非常关心,所以这是博鳌亚洲论坛能够有生命力的非常重要的基础,因为它有市场,它有需求,你能满足这个需求就能成功,如果根本没有这个需求,再努力,产品卖不出去,没有人关心你,也没有用。所以博鳌亚洲论坛有这个前景,主要是考虑到它的市场需求,因为我是满足市场需求,满足整个公众、社会,乃至政府、企业界,对亚洲经济了解的需求,作为推动自己工作的动力。 更多实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