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币剑指国际化(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2日 09:42  《新财经》

  谭雅玲: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应该有很大的通胀压力,因为今年的货币投放量很大,会带来一定的投资和投机的冲动,这种冲动会随着价格的高涨而推波助澜。之前,当大家的利益受到损失的时候,就会找利润空间来弥补这个损失,肯定要追价格。追价格的过程中肯定需要资金,恰恰我们现在的资金非常充分,信贷投放那么大。有人说美国开着直升机撒钞票,其实中国比美国还严重。实际上,这些货币应该解决的是需求问题,可是,中国市场现在又不是需求问题,是供给的问题,供给问题带来了产能过剩、流动性过剩,应该用供给问题来调整结构问题。

  张 斌:“热钱”进入中国,现在来看还不太明显。这种说法,有点太高估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作用了,两者的联系是非常微弱的。

  赵忠秀:“热钱”通过贸易渠道进入还是有限的,除非企业签一个假合同,先把钱打过来,最后这个交易根本没有实施,再把钱退回去,相当于资金在国内流通了。在“热钱”监管上应该有一定的难度,资金到了以后就变成了企业的预收款,要怎么用是企业自己的事,这种情况在过去也有。我觉得“热钱”进入的可能性不会很大,因为要进入的话一定是大规模的,分散的小资金交易成本很高。要把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贸易的渠道进来,其实挺麻烦的。

  《新财经》:人民币跨境结算后,会不会改变国内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财富积累方式?

  谭雅玲:不会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因为我们前一轮担心的结构问题现在被否定了,还在用规模推动经济增长,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是反思过去的问题,而是保过去的成绩,这种做法不能解决问题,可能还会使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拖延。大量的信贷投放使结构调整往后推了,这样一来,我们的压力和困难会越来越大。

  现在看来,财富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财富越来越多地积累到国家手中,百姓的财富越来越少。从西方的经验来看,无论是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体系还是就业体系的完善,都是靠百姓的财富充足才达到的。西方国家特别是欧洲,他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很好,那是在人均GDP2万美元以上的水平上建立起来的。我觉得,还是应该实实在在往老百姓钱包里增加钱,这样做,楼市问题、股市问题都会解决。应该把民间市场充分调动起来,使价格的弹性或价值的有效性都会体现出来。

  张 斌:当前要做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资本项目怎么改,汇率怎么改。单单是贸易结算的话,规模很有限,作用还不会太明显。

  关键是看我们的改革能不能跟上,如果人民币汇率改革能跟得上,前提条件是境外持有人民币除了做实体经济的贸易结算外,还能作为很好的投资工具来使用,这样的话,人民币的国际化就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

  赵忠秀:对于国内流通中的几十万亿资金来说,即使有“热钱”进来,这个数字也非常小。今年大规模的信贷投放,这么多钱并没有完全注入到经济体中,很多贷款贷给企业,企业又把这些钱变成了银行存款,走了一圈又回到了银行。所以,通胀的压力其实没那么大。

  《新财经》:人民币跨境结算实施过程中,是不是还需要制定一些相关的配套政策和增加一些衍生金融产品?

  谭雅玲:推配套政策要考虑人民币跨境结算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果是解决贸易问题的话,其实贸易问题不是现在才有的,1997年的时候就有,至今也没有得到解决。所以,推出人民币跨境结算是解决企业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这是最重要的。美国人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时候,他们理解的救市政策其实是振兴政策,振兴经济、振兴产业,是一个产业链的调整,而不是简单的数量堆积。通用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后,只用了40天就反转过来了,这太说明问题了。

  赵忠秀:从国内来讲,针对人民币衍生品还是比较谨慎的,不太可能借人民币跨境结算来发展很多基于人民币的衍生产品,因为整个金融体系还不足以承受这种衍生品。实际上,我们用本币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衍生品的出现,早期出现衍生品交易就是为了回避货币风险。

  日元国际化失败教训应吸取

  《新财经》:当初日元国际化的失败,是因为日元的金融体系无法提供日元增值、保值的功能。另外,日元所追求的结算货币的目标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规模效应,这可能也是日元国际化失败的一个原因。那么,人民币在国际化过程中怎样才能避免出现类似情况?

  赵忠秀: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是因为当时完全依赖欧美市场,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并不紧密。当时,日元产生了大量盈余,导致了日元流动性泛滥,形成了日元的超量供给。日本在上世纪60、70年代扩张得非常快,到1987年“广场协议”的时候就高处不胜寒了。

  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的模式不一样,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比较大差异。我曾经与一位日本教授谈过,他说当日经指数到了3万多点的时候,就等于日本的资产都证券化了、泡沫化了。这么多年来,日本一直在减持,日本资产被外国人买去,换回很多美元,然后再发日元对冲。日本现在发展得比较精致,没什么新的增长点。中国实际上还相当于十几岁的初中生,还在长个子,不断地更新,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人民币的国际化不应该像日元那么快,应该慢慢走。

  谭雅玲:这种借鉴作用太重要了,所有发生过金融危机的国家告诉我们,货币升值一定有很大的风险,货币升值以后使价格高估,所有的价格都会往上走,泡沫会越来越大。另外,货币升值过程中会削弱自身的竞争力。现在媒体上谈的最多的是中国经济今年会超过日本,为什么不谈一谈中国经济已经落到了墨西哥和印度后面?这种思维非常可怕。

  现在更多的思维方式是谈人民币升值,不谈人民币贬值,认为人民币升值的好处比贬值的好处要多,甚至认为人民币贬值就是倒退。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应该展开讨论,让大家有一个比较清醒的思维方式。美元为什么从2002年开始不断贬值?因为美国在不断地消化自己的问题,使风险不断释放。包括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实际上是美国起的事,现在美国的问题已经比别的国家小,这说明了什么?

  汇率应该是双边的,如果汇率成单边的一定会有问题。汇率本身应该反映国家利益,反映企业的需求,所以,没有汇率操纵是不可能的,但这个过程不是行政操纵的,而应该是市场行为。另外,还要认清我们现在是发展中国家,人民币不能与发达国家货币相比。

  张 斌:日元国际化失败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日本国内的经济结构问题,另一个是日本市场的发育程度问题。另外,与日元的汇率也有关系,过度干预降低了日元的吸引力。我觉得,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还是国内的市场改革,真正的国际化还是要提供一个能够有吸引力的资产,这方面非常重要。目前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阻碍着我们提供好的资产。市场化的进一步改革,汇率政策的改革,结构的调整,这些改革跟得上,我们才能提供好的资产,增加对西方的吸引力。

  《新财经》:前段时间提出的超主权货币的想法,是不是也在为人民币国际化做准备?

  赵忠秀:超主权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三步目标,当初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是一种声东击西的战略。当时,面临美元贬值的压力,我们是为了警告美国要好自为之,否则我们会搞一个新的货币出来代替美元的地位,美国如果不同意,那就要保持美元稳定。这是用一个战略手段,达到一个战术目标。但实际上,建立超主权货币不太现实,而让人民币替代美元也是不可能的。人民币如果能跻身于储备货币行列,就已经不错了。

  专家观点

  李扬:人民币国际化的五个条件

  第一,中国必须形成对他国的长期持续贸易顺差,由此形成他国对中国在实体经济层面上的依赖。

  第二,在贸易项目保持对多数国家顺差的前提下,通过以人民币为载体的对外借贷、资本输出和援助,即通过资本与金融项目,将人民币推向世界。

  第三,逐步实现人民币可兑换,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发达的人民币市场,吸引非居民持有人民币定值资产。这个过程,可以先放开人民币存款,然后再逐步放开人民币贷款业务、货币市场、固定收益产品市场,逐步提高人民币流动性,然后再考虑逐步放开股票市场。虽然从表面上看,人民币国际化指的是人民币走向世界,但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我们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发达的国内金融市场。

  第四,建立严格、可信赖的产权保护机制。

  第五,建立便利和低成本的交易机制,推动支付清算体系的国际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