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鲁政委:警惕中国面临输入性货币危机(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2日 02:30 第一财经日报

  

鲁政委:警惕中国面临输入性货币危机(2)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鲁政委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根据新兴经济体货币危机理论的“归类逻辑”,当前在阿根廷、韩国、越南,以及印度、菲律宾、泰国、印尼等国出现的货币贬值征兆,无疑大大增强了中国被感染的可能性,由此可能产生的风险值得高度关注。

  不能纠缠于“热钱”的规模,而应关注“热钱”的方向

  而在国内关于国际资本流动态势的关注上,近期各方均聚焦于“热钱”具体数额的多少这样一个本来就纠缠不清的细节,而错过了本来更应值得关注的问题——国际资本的流入还是撤出,外汇流向的动态变化是比热钱具体数额多寡更加值得关注的问题。

  这是因为,“热钱”数据本身包含诸多噪声,主要原因是在正常公布的统计数据中,有多项数据难以清楚辨识,比如央行与中投公司的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转账,比如银行以外汇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金额和时间,比如外汇储备中非美元货币资产的价值波动调整记账原则,比如外汇储备投资收益是否计入当期外汇储备余额,等等。另外在正常公布的统计数据中,也难以区分贸易、FDI等正常统计数据中到底存在多少“热钱”流入的虚假成分。而非法流入的外汇具体数额就更难以获得。

  对于外汇流向而言,一旦外汇流出的动力强于外汇流入的动力、且货币当局并未及时察觉并采取必要措施,就可能诱发货币危机。

  当前鼓励外汇流出的政策要考虑可逆性

  基于此,我们建议,货币当局应该密切监测外汇流向动态。作为风险防范的第一步,首先应当强化当前的外汇监测体系,做到对外汇流向异动及早察觉。

  其次,注意政策和制度设计的可逆性。正如泰勒尔在总结新兴市场危机时所指出的:这些国家的危机“总是出现在金融自由化和较大规模的资本流入之后,尤其是解除对资本流出的控制导致大规模和快速的资本流入”。因此,当前在面临外汇过度流入困扰、从而采取措施努力促使外汇流出之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必要时政策和制度的可逆性问题。

  再次,应努力打破“归类”思维定势。在新兴经济体货币危机的国际传染初期,“归类逻辑”起到了支配性作用。应当逐步采取措施,让市场更多了解我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质,以便阻断其传导链条。

  最后,应密切监测新情况,保持理性政策态势,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在宏观调控已进入到当前阶段,务必应当强化对经济中新情况的监测,充分读取其中的信息,保持政策操作的适时适度和充分的灵活性。从趋势上讲,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始终是稳定一国货币和金融体系最根本的要件之一。

  从投资风险来看,目前部分新兴经济体的金融脆弱已然出现,中国也已更多暴露于可能由其导致的风险之中。对于挂钩于新兴市场货币、资本市场等标的的期限较长(比如超过两年)的结构性产品,应当充分考虑其未来可能面临的金融风险。

  作者为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鲁政委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