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邓璟:是否批准上调电价 无需观察只需公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6日 15:47 新浪财经

  邓璟

  24日,五大发电集团集体上书国家发改委,要求在我国部分区域启动煤电联动从而上调电价。在25日上午举行的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称,关于五大电力集团的涨电价要求,还要再观察一段时间,再来考虑这个问题(综合25日《京华时报》、中国网报道)。

  看看新闻背后的几千条网友留言,就知道公众对电价有多么关注。事实上,专家口中每度电上调1分钱或是2分钱,对月耗电几十度或上百度的普通民众来说,影响都不是特别大。然而,长期以来,公众对电力企业处于垄断地位甚为不满,对电力企业职工薪酬福利普遍偏高非常气愤……在此语境下,不要说电力企业要求电价上涨1分钱/度,就是1厘钱/度,也会成为公众愤怒的发泄口。

  在笔者看来,发改委对电力企业涨电价要求“观察一段时间再来考虑”的表态,只不过是平衡电力企业利益和民情民意的一种手段——如果民情民意不够有力,天平就将向电力企业的涨价要求倾斜;反之,则“继续观察”、“伺机而动”。

  其实,发改委是否批准上调电价,无需观察只需公开。公开什么?电力企业的生产成本。笔者相信,如果电力企业的生产成本能够得到权威、细致、科学和合理的公开,电价要涨要跌,公众心里自会有数。改革开放已有20多年,公众的市场经济意识显著提高,我们没有理由去怀疑公众的智商,这点共识必须预先达成。

  在财务会计中,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和经营成本,企业的经营成本包括工人工资、福利费、燃料动力费、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销售费用等等。一提涨价就兴奋的中国电力企业,最常见的涨价理由是煤价上涨了,造成原材料成本提高了。但哪一家电力企业敢拍胸脯说:自己曾经对外如实、细致地公开了自己的经营成本?没有!一笔带过、大而笼统的公布倒是有,不过那等于没公布。

  对于赚了是自己的、亏了是国家的电力垄断企业来说,向公众公布每一项支出是一种义务,公众掌握和监督它们的生产成本则是一种权利,可谁尽到了义务?谁又享受到了权利?电力企业不公布细化到每一小项的经营成本,究竟是什么问题?视而不见还是有意遮掩?那又掩盖了多少“不得不涨价”理由背后的经营成本可降低空间?

  如果国内的电力企业,敢跟国外电力企业叫板:我的管理效益比你好;我的经营成本比你低;我的机构设置没有臃肿不堪;我的职工聘任不存在人浮于事;我的

竞争力比你强……料想我国公众会拍手称快,授予它们“最受公众尊敬企业”称号,对电价涨跌也会坦然面对、毫无怨言。问题是:中国的电力企业,有勇气叫板吗?

  诚然,电价恢复到合理价位,电力服务要让公众真正满意,最终仍要依靠打破电力企业的垄断。但是,在打破垄断还远不能看到曙光的今天,笔者认为:要求涨价之前,电力企业公开它的生产成本,让收支都接受应有的公众质询和监督,不失为一种次优选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