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冯政廉:股市持续繁荣将解决我国内需不足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9日 16:40 光明网

  冯政廉

  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沪深股市规模由几万亿增长到十几万亿,上证指数由千余点上涨到四千多点。股权分置弊病被有序平稳地解决,上市公司市值大幅增长,股民赚了钱,整个一个多赢的格局。那么,股市的繁荣能否带来以消费为主的内需的增长,以扭转我国国民经济多年来更多依靠投资与出口这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呢?有关这个问题,媒体上有不同的声音。

  一是认为股市上涨有利于内需增长,因为不少人股市赚了钱,买车的多了,“五一”长假出游的多了。有的文章还用一些城市今年“五一”期间,宾馆、餐饮等行业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的数据来说明这一观点。二是说,股市繁荣造成储蓄存款搬家,但内需并未增长。也有文章说,股市上涨引起当前消费下降。理由是有些人本来准备买车,由于股市红火,遂决定暂不买车,把资金投到了股市,其中有些人资金投入股市较晚,碰上了近期的大调整,结果被套牢,何时再买车更不得而知。

  如何看待这些不同的声音呢?股市繁荣究竟能不能带来内需的增长呢?笔者认为,我国股市的非短期的、持续的繁荣应当能带来内需的增长。很有可能,长期困扰我们的所谓“内需不足”的问题,最终将由我国股市的稳定发展、长期繁荣加上分配的调整和社会保障的推进等措施而得到解决。

  认为股市的持续繁荣最终能带来内需的增长,基于以下的一些思考。

  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不是截然分割的,而是互有联系、相互转换的。有人把股市称为“虚拟”经济,以区别于实体经济,但股市与实体经济是紧密相关的。上市公市发行

股票,得到股民投入的资金,这些资金就进入了实体经济,变成了上市公司的资金来源,用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上市公司股票发行之后,股票在股民之间的被买卖,是一种股权的让渡。随着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其股票的含金量就相应增长,股票就被股民看好、价格就上涨。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的增长,反过来又提升上市公司的信心,从而提升实体经济的景气度。

  2.股民虚拟资产的增长有利于提高股民的消费信心,从而扩大国民消费。伴随

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推进,我国股市逐步呈现出与国民经济相呼应的繁荣,股市的“赚钱效应”逐步休现出来,一部分居民储蓄存款就分流到了股市。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股民投入到股市的资金没有固定投资期,股民随时可以抛出股票变现。因此,不能简单地说股民投入到股市的资金是投资而不是储蓄。股民抛出股票其资金就通过银证通账户转为了储蓄。只要国家政局稳定,国民经济运行平稳,股市就不会出现集中性的抛盘。股民在股市的“虚拟资产”就是安全的。为什么美国人储蓄率低?消费率高?除了对国家经济有信心、就业率较高和社会保障较完善等原因之外,恐怕与不少美国居民都有一定量的股票这类“虚拟资产”有关。有了这笔并不担心变现有问题、既可以作为增值方式又可作为储蓄的“虚拟资产”,对美国居民消费率较高就好理解了。

  3.国家统计局最新报告,今年1—5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2%。《中国经济时报》总编包月阳先生在时报时评中说,“这是多年来少见的高增长,说明市场消费热起来了。”与居民消费“多年来少见的高增长”相伴的是同期股市的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两大经济现象应当是相关的,而且是正相关。很难想象,如果今年1—5月中国股市还是熊市,上证指数还在千点徘徊,居民消费指数也会增长15.2%。当然,消费指数的增长不会是单因素的影响结果,但股市的大发展应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变量。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统计时段正好在财政部提高印花税股市大跌之前。待上半年的同一指标公布后,我们可以再看看伴随着6月股市的大跌,这一指标是否还会有那么高。

  其实,股市的持续繁荣对消费增长的促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股市繁荣的初期,“赚钱效应”逐步明朗的时候,居民储蓄是从银行往股市跑,即期消费并不因股市的繁荣而增加。但是当股市繁荣持续下去,2年、3年,甚至5年后,而且国民又对股市未来有良好的预期,随着收入与股市财富的增长,以居民消费为主的内需怎么会不相应增长呢?这里需要说明,如何理解股市的“持续繁荣”?股市的持续繁荣,并不是指股指的不断上涨,更不是指股指的持续高增长。股市的持续繁荣,是指股市的健康、稳定的持续运行,是指股指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而相应增长与一定范围内的波动。股指的正常波动与马克思揭示的关于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原理是吻合的。如果我们把全部上市公司看着一个整体,它就有作为一个整体的内在价值,而股指就是这个整体(商品)的价格。在没有非市场因素干扰的条件下,其价格——股指就应当随着其内在价值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波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上市公司业绩的总体增长,这个波动的位置也会上移。

  实现股市的持续繁荣,最重要的还是要从理论上提高和加深对她的认识。笔者试提出几个观点,供各方参考。

  1.股市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股市本身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是国民经济的一个方面。

  2.不要指责所谓“全民炒股”。股市要发展,股民队伍就要扩大,储蓄资金就会有一部分转移到股市,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不应当一方面肯定资本市场要发展,另一方面又对有利资本市场发展或者说资本市场发展所必然要求的股民队伍的扩大和储蓄资金的流入不理解,这是一种叶公好龙或南辕北辙的矛盾心态。当然,对储蓄资金流出的量也要进行监控,目前,这个量可以以银行资金存贷差的一定比例作为参考,例如30%——50%。

  3.对国民经济的调控我们注重软着陆,对股市的调控也要做到软着陆。国民经济大起大落不好,股市大起大落也不好。

  4.股市的风险最不应该来源于政策,就像小孩的危险最不应该来源于父母一样。农村改革一条最重要的政策就是预先告知而且不断重申土地承包经营权几十年不变、长期不变。实现股市的稳定也要有政策的稳定,当然这并不是否认任何政策调整。而是说要尽可能把一些政策固定下来,让参与者吃上定心丸。

  5.股改成功的一条经验就是让参与者都有表达权、表决权,最后形成得到广泛认同又被实践所证明的正确的方案。股市的进一步完善,也要采取这条经验,让所有参与者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力与机会。

  在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股市以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依托,应当能有更好的前景。由股权分置改革所带来的成功之后的新一轮成功——股市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或许已经在新的孕育之中,虽然她的现状是艰难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