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生态危机背后的经济结构蝴蝶效应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8日 17:49 新浪财经

  邓璟

  7月7日,江苏省在无锡召开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省委书记李源潮在会上指出,要以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整治太湖污染,一些成为污染源的工厂必须关闭,一些高污染的产业必须淘汰,一些富营养化的养殖必须压缩,这是我们向大自然还账,这个代价必须花,这个决心必须下,这个共识必须形成(7月8日《扬子晚报》报道)。

  近日以来,江苏太湖蓝藻暴发、云南滇池蓝藻泛滥等现实,无情地给我们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事实上,这些生态危机的成因并不复杂:除了气候与环境诱因影响,最根本原因是排入水中的污染物远远大于它的环境容量。如果再往前追溯一步,则是经济结构“蝴蝶效应”——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为了地方经济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不少地方官员上马或纵容高污染的工程项目。可以说,正是我们之前单一的GDP政绩考核模式,让不少地方官员产生了不顾后果的政绩性冲动,进而诱致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

  我的老家在广东较偏远的一个二三级山区小县城。十几年前,当我还在读小学、初中时,常常跳到河里游泳、在河边垂钓。现在,不要说游泳,就连用河水洗衣服都嫌它脏;不要说钓鱼,就连专门电鱼的人在十几公里长的河里,电上一整天,也电不到几斤鱼虾。为什么?很简单,在珠江三角洲被环保考核所淘汰的产业和企业,都转移到这个山区县城来了。它们排放的废水,几乎可以用“惬意地奔入河中”来形容。更让人觉得遗憾的是:相关政府部门不仅热烈欢迎这些企业,还给予大量优惠政策扶持。

  我能预见到,有朝一日、在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前后,老家那边也必然会掀起一场无比严格的“环保风暴”。只是我不乐观,毁掉山清水秀太容易,恢复原貌可就太困难。“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被历史和经验证明得不偿失、行不通。但我们翻开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史,会发现生态危机与经济结构几乎就是如影随形:上世纪末,国内沿海等“发展第一梯队”地区,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现在则变成“发展第二梯队”的中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生态危机就是这样惨烈地轮番上演。

  生态危机的种种现象,我们几乎都能追溯到经济结构这一根源性问题。如果不反思我们的经济结构,没有一种约束地方政府政绩性冲动的良好机制,生态危机今天出现在太湖和滇池,明天就将会遍布大河小溪,概莫能外、无一幸免。

  从某种程度上说,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向大自然还账”等等,依然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陈旧思路,并不见得有多新颖、多高明、多鼓舞人心,也无法从根源上消除症结性问题。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有主政官员(不管是现任还是前任,也不管是在职还是退休),要为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丢掉乌纱帽或承担法律责任,“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转型”、解决“前赴后继的生态危机”还会那么困难吗?显然不会!很遗憾,在我国因生态危机被问责的官员还少之又少,还构不成足够的威慑。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有赖于中央和地方的“上下一条心”,而不是狭隘的地方自利主义思维;有赖于更严厉的绿色政绩

考核机制和对官员实施环保问责制度,而不能仅凭地方官员的“大局意识”、“政治自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