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王志乐:以开放心态审视在华跨国公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 03: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的关键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不是如何收缩外资规模,如何限制跨国公司的作用,而是如何进一步发挥跨国公司积极作用,使跨国公司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中国在第三次经济全球化中是步步紧踩节点,走在最前沿的国家,中国越开放越安全。至于开放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应当在扩大开放中去纠正、完善。

  ⊙张量

  “如果说,过去跨国公司促进了

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那么,今后跨国公司也可以为我国和平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是近年来学界“外资威胁国家经济安全”论调的主要反对者,他以扎实的研究和强有力的论述为中国利用外资第二阶段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在他看来,站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最前沿的中国,必须抓住历史机遇,让跨国公司成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积极力量。

  韧性学者 钻研外企

  王志乐从1992年开始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工作至今,在中国研究跨国公司整整15年。同时,他还兼任着国家产业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投资协会外资投资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高级顾问,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等众多职衔,并且获国务院颁发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这位成就卓著的经济学者其实是研究历史出身。“文革”前,王志乐在北京四中初中和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中“文科试验班”学习,在那里打下了扎实的文科功底。1968年,王志乐跟随上山下乡的知青潮来到了北大荒国营农场,度过了最底层劳动者的10年。1978年,王志乐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第二年他跳级成为本校研究生。1982年,世界近现代史专业硕士毕业的王志乐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期间于1985年到1988年在德国和瑞士学习德国和瑞士经济史、企业史和现代化史。

  正是在国外的这段

留学经历促使他的研究转了向。王志乐基于对国家的强烈使命感,开始研究德国19世纪的崛起,他掌握的材料越多,越是觉得经济史是关键,而企业史又是德国近现代经济史的关键。于是,他一步步从研究现代大企业历史开始进入了对跨国企业的追踪研究。

  1992年,王志乐离开人民大学,来到了更对“口味”的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开始了他对德国在华企业的调研。由于当时条件有限,王志乐到上海考察外企时,只能借兵团战友的自行车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调研。一位外企老总送他出门时,看到他的“坐驾”非常感慨。正是凭着这样扎实的、走访一家家企业的深入调研,王志乐建立起了他的学术网络。在研究外国跨国公司基础上,他又进入了中国跨国公司的研究。如今,他与全球500大公司中许多著名大企业以及中国大企业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这无疑是他在跨国企业研究中最大的优势,因为可以持续获得中外跨国公司的诸多最新发展资料。

  如今,王志乐致力于研究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竞争、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以及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中国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经验,并从2001年起,每年撰写《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报告》,其主要研究著作已经有20余本。

  引导跨国企业

  助力中国转型

  去年,当内地一些学者质疑外资并购,一些媒体也相当强烈地发出外资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声音时,对此,王志乐在给政府提供的内部研究报告以及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明确反对限制外资并购。他解释说,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国家经济实力空前增强,目前是有史以来,起码是1840年以来国家经济安全度最高的时期。中国在第三次经济全球化中是步步紧踩节点,走在最前沿的国家,中国越开放越安全。至于开放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应当在扩大开放中去纠正、完善。

  在王志乐看来,外资并购问题不值得渲染到国家经济安全高度。中国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三大方面军,应该把外资企业看作是中国企业的一部分,把“外资企业”等同于“外国企业”是不对的。

  他认为,在全球化条件下,在市场经济中,股权是流动的,资本是流动的,所有权也是流动的。你今天可以收购我,我明天也可以收购你。不要以为目前被人收购了是多么严重的事。如果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站到全球高度,从市场竞争的角度以及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们就会对外资并购有新的理解。我们要学会在企业所有权相互渗透的条件下看待和参与全球竞争,不能用过去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在新的企业竞争形势。

  王志乐不仅希望国人消除对外资企业的误解,更致力于引导外资企业融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力量。

  他认为,当今市场竞争规则已经改变,战争与暴力的掠夺以及不公平交易的攫取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和平、公平的市场交换。通过市场竞争的渠道吸纳和整合国际资源要求中国扩大对外开放,融入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潮流,获得和平崛起所需要的资源,这就需要跨国公司。

  王志乐说,中国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意味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吸收和利用外资的思路也应当随之转变:从利用外资促进中国企业国内发展到促进中国企业全球发展;从利用外资促进中国企业引进技术到促进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从利用外资促进中国经济规模增长到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此,他坚持认为,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的关键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不是如何收缩外资规模,如何限制跨国公司的作用,而是如何进一步发挥跨国公司积极作用,使跨国公司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

  在研究的同时,王志乐积极从事能够推动跨国企业融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活动,成功举办了跨国公司与中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最近还组织产、学、官、媒四位一体的考察团,深入考察日本跨国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节能、降耗、减排”中的新成果,总结经验,为中国企业提供范例。

  王志乐说,企业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体,必须先让他们有转型意识,才有可能带动中国转变。用外资来做中国企业的借鉴,同时也规范了跨国企业,让他们更好地为我们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结合国情创新

  常抱大国心态

  对于近年来一些学者套用西方理论评判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的现象,王志乐颇感担忧。他认为,我们应当学习、借鉴国外学者对于外资外贸等对外经济研究的成果,但是必须认识到,中国处在第三次经济全球化的最前沿。过去的一些理论以及外国的做法,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实际。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恰恰需要中国人在吸收和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 “自主创新”。生搬硬套西方理论,结果只能流于荒谬。

  王志乐常说,中国是大国,中国人应该有大国心态,能够包容、谦虚,因为中国有远大的未来。

  他说,中华民族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种特别的

竞争力———反征服征服者的能力,历史上多少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最后都融入到中华文化当中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当以这种反征服征服者的信心和能力参与全球竞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8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